春耕備耕工作開展以來,秦安縣中山鎮積極制定工作方案,成立工作專班,召開專題會議,確定主推品種、主推栽培技術,采取網格化管理模式,組織黨員干部群眾、種植大戶等,在黃樹灣流域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基地,扎實開展了翻地、旋地、施肥、覆膜等各項工作,全力推進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通過及早謀劃部署,抓住耕種關鍵時機,在中山村黃樹灣示范推廣800畝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目前已完成全面播種工作。

中山鎮黃樹灣流域共有撂荒地800余畝,涉及中山、蔚文、元豐、簸箕4村。通過充分發揮大豆玉米帶狀復合種植的技術優勢,示范帶動周邊景家、蘇峽、東寨、孫趙、姚溝、縣灣、后溝等20村合作社及農戶分散種植單作玉米6000畝,將項目任務具體規劃落實到經營主體和種植田塊,在確保種植密度的基礎上,實現玉米不減產,多收一季豆,持續守好糧食安全的“責任田”、護好人民群眾的“糧袋子”,實現糧食生產的總體目標任務,推動全鎮糧食安全工作再上新臺階。
中山鎮負責人表示:“我們把玉米帶狀種植作為全鎮農業發展的重點項目,通過示范基地的建設,帶動周邊農戶積極參與,不僅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和產出率,還增加了農民的收入。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加大對農業的投入,加強技術培訓和指導,讓更多的農戶受益于這項技術,為全鎮的鄉村振興打下堅實的基礎。”

中山鎮將在抓好撂荒地整治的基礎上,明確目標任務,層層壓實責任,堅決落實糧食播種面積,科學調整種植結構,推進示范基地建設,按期完成年度糧食生產目標任務,為鄉村振興增添源源不斷活力。
(新聞來源:秦安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