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天水市實驗小學與秦安一小百余名師生開展了一場別開生面的研學詩會活動。同學們參觀了秦安文廟、秦安博物館、石節子美術館,舉辦劉坪桃園詩會,親近自然,感悟千年大地灣文化。學子們以腳步丈量歷史厚度,以詩心感知文化傳承,在八千年大地灣文明的浸潤中,譜寫新時代的童詩篇章。

活動中,大家首先來到秦安文廟,這里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象征之一。在講解員的帶領下,全體師生認真聆聽關于孔子及其思想的介紹,感受儒家文化的深遠影響。隨后,他們移步至秦安博物館,館內展出的大量珍貴文物和詳實的歷史資料,讓學生們對秦安乃至整個中華民族的歷史有了更加直觀的認識。而石節子美術館則為學生們打開了一扇通往現代藝術的大門,他們在這里欣賞到了許多富有創意的藝術作品。

在劉坪桃園舉行的詩會啟動儀式上,秦安縣教育局負責人熱情致辭,歡迎天水實驗小學的師生共赴這場春日詩約;天水市實驗小學負責人則以充滿詩意的開幕詞,點燃了眾人對詩歌盛會的期待。兩校代表互贈精心創作的書法作品與藝術畫作,蒼勁的墨香與靈動的筆觸交織,象征著校際間文化交流的深厚情誼。隨著天水市作協負責人激昂宣布活動正式開始,一場浸潤童心的詩歌之旅由此拉開帷幕。

春風拂過桃林,粉白花瓣簌簌飄落,為即興創作搭建起天然舞臺。師生們漫步花海,時而駐足凝視枝頭綻放的桃花,時而俯身拾起飄落的花瓣,將所見所感化作筆尖流淌的詩句。孩子們踴躍參與即興創作環節,用稚嫩而真摯的聲音朗誦原創詩歌。一句句充滿童趣的詩句在桃園上空回蕩,這種形式新穎的活動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既展現了孩子們天馬行空的想象力,也讓文學素養在詩意氛圍中悄然生長。

學生趙思瑤說:“很高興來到秦安的劉坪萬畝桃園參加研學活動,當劉坪的第一縷暖風把桃花的花瓣吹到我的臉上時激發了我的創作靈感。”
此外,學生們在參觀完大地灣博物館與大地灣遺址后,還在研學基地開展了一系列考古模擬、鉆木取火、射箭、古彩陶制作等實踐活動。這些活動不僅鍛煉了學生們的動手能力,近距離接觸了自然,也讓學生們了解到古人智慧的偉大,更深刻領悟了八千年大地灣文化的獨特魅力。
“我以前也多次來過大地灣博物館,但這次不同,因為我們是與來自天水的同學是一起來這里研學的,不僅增加了我們兩個學校之間的友誼,還更加了解到這里的文化,我也從中體會到了先民們的智慧與歷史。作為小學生,應當把這種文化與智慧傳承下去,讓中華文明更加璀璨、更加輝煌、更加燦爛。”學生蔡佳航告訴記者。

研學活動不僅讓學生受益良多,老師們也感觸頗深。“站在厚重的八千年歷史的大地灣遺跡前,感慨萬千。既感受到了大地灣文化悠久的歷史,豐富的館藏,也感受到了這里深厚的文化內涵,以及先民們的智慧帶給我們的震撼。這也堅定了我以后傳承文化、育人成長的使命與擔當。”語文教師成曉娟說道。
此次秦安研學詩會活動不僅是一次文化之旅,更是一場心靈的洗禮。它讓孩子們在探索未知的過程中收獲了快樂與成長,既深入感受了李白祖居地的詩意氛圍,也讓孩子們在親近自然的過程中,感悟到了詩歌的魅力和歷史的厚重,為他們的成長之路增添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新聞來源:秦安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