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平凡的“網”裝的是居民柴米油鹽的煩瑣事,小小的“格”記的是居民小區每個角落的所需所盼。網格員沒有太多技巧,歸根到底就是用心用情做好居民的每一件小事。鄧瑤自從擔任秦安縣興國鎮大城社區第七網格網格員以來,始終牢記“知責于心、擔責于身、履責于行”,堅持做到“勤、暖、實”,用實實在在的行動化身網格“服務員”。巡查走訪“勤”,掌握好網格內房屋、人口等信息是做好各項工作的基石。鄧瑤深知“腳底沾泥才能心中有數”,她創新采用“錯時走訪法”,利用早晚居民在家的時間段開展工作,大幅提升了信息采集效率。在走訪采集信息時,不僅覆蓋網格內的每一棟居民樓、每一處商鋪、每一片公共區域,她還會定期走訪特殊群體家庭,如獨居老人、殘疾人、困境家庭等,每月至少上門走訪1次,及時了解他們的生活需求和困難。她還建立了“一戶一檔”電子臺賬,實現居民信息的動態更新和管理。
矛盾化解“暖”,“發現矛盾在初始,化解矛盾于無形”這是她的工作目標。鄧瑤總結出“三心調解法”——耐心傾聽、細心分析、誠心解決,成功化解了90%以上的鄰里糾紛。在日常巡查和走訪中,注重排查潛在的矛盾糾紛,發現苗頭后及時介入調解,將矛盾化解在萌芽狀態。能當場解決的絕不拖延,比如調解鄰里間的小摩擦、幫助居民找回丟失的物品等;不能當場解決的,會第一時間記錄在入戶筆記上,及時向上反映并跟進處理進度,確保問題在最短時間內得到解決,做到“事事有回應、件件有著落”。
平安維護“實”,為了維護網格內的平安穩定,鄧瑤推行“平安網格365”工作法,做到天天巡查、周周總結、月月評比。在線下,利用自己“人熟、地熟、情況熟”的優勢,開展好矛盾糾紛調解、安全生產巡查、重點人員管理等工作,剔除有礙平安建設的風險隱患。同時,利用社區大喇叭、走訪入戶等居民集中的時機,大力宣傳禁毒、反邪教、安全知識、防范電信詐騙等普法工作,向居民講解各類政策法規。在線上,在居民微信群及時轉發各級各類文章、實例、視頻等,讓居民更加便捷地學習到防范知識。
鄧瑤還特別注重發動群眾力量,組建了由20名熱心居民組成的“平安志愿者”隊伍,開展群防群治。這支隊伍在疫情防控、治安巡邏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形成了“網格員牽頭、志愿者助力、居民參與”的共建共治共享格局。回顧自己一路的工作經歷,從一個對網格工作一點不熟悉的人,逐漸成為能為居民服務的網格員,鄧瑤始終相信和群眾打交道要用“情”爭取群眾的信任,用“行”贏得群眾的理解和支持。
(來源:秦安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