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日的秦安縣蓮花鎮,蔡蓮路沿線花團錦簇,郭河村小公園的月季與波斯菊相映成趣,桑川村廣場公園的百日草鋪就彩色花毯,仁義生態村莊的墻頭月季攀援綻放,學府路三角花園的繡球花點綴街角……一路走來,步步皆景,處處芬芳。這是蓮花鎮以花卉覆蓋行動助推鄉村生態振興的生動寫照。
今年以來,秦安縣蓮花鎮以創建“和美鄉村”為載體,創新實施花卉覆蓋行動,將其作為推進鄉村生態振興的有力舉措和改善人居環境的重要抓手,圍繞蔡蓮路沿線精心打造郭河村小公園、桑川村廣場公園、仁義生態村莊、學府路三角花園等景觀節點,構建起“點線交織、全域聯動”的花卉景觀網絡群,一幅“三季有花、四季有綠、移步易景”的生態藍圖正徐徐展開。

蓮花鎮立足鄉村實際,將花卉種植作為生態建設的“點睛之筆”,通過科學規劃蔡蓮路沿線空間,以蔡蓮路、蓮四路、喇雙路及通村路為“線”長38公里,鋪設地膜22公里,選取薔薇、月季、八寶景天、鳶尾、小冠花種籽、百日草等適應性強、觀賞性高的花卉品種,形成高低錯落、色彩斑斕的立體花帶,初步構建了立體化花卉景觀體系,讓群眾推窗見綠、出門入園。
為確保花卉景觀可持續運營,蓮花鎮建立“政府引導+村集體管護+群眾參與”機制,鎮農業服務中心提供技術指導,各村組建黨員護花志愿隊,開展“最美庭院”“花卉養護能手”評比活動,激發村民參與熱情。還通過廣播、微信群、宣傳欄等方式,加強對居民的宣傳教育,引導居民愛護花卉苗木,形成全民參與共建共享生態蓮花的良好氛圍。

同時,充分利用有限的土地資源,在鎮區主干道沿線原有花箱180個的基礎上,新購置花箱90個,通過箱地結合,有效利用了碎片化空間,提升了全鎮的綠化覆蓋率。并注重喬灌結合,合理搭配喬木、灌木和花卉種植比例,形成多層次的植物群落,不僅優化了全鎮花卉種植結構,還延長了觀賞期。目前,全鎮累計補植補栽花卉10余萬株,面積達150余畝地,花卉成活率達95%以上,蔡蓮路沿線已成為集生態觀光、鄉村休閑于一體的網紅打卡路線。
“現在村里處處是風景,晚上散步聞著花香,心情特別舒暢。”郭河村村民劉大姐的感慨道出了村民們的心聲。
行走在蓮花鎮蔡蓮路沿線,春花絢爛、夏蔭濃郁、秋葉斑斕、冬青蒼翠的生態畫卷已初步呈現。這座以花為媒的隴上小鎮,正用“小而美”的景觀更新詮釋著“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深刻內涵,為鄉村振興注入持久活力。
(來源:秦安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