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繞科學發展 主動建言獻策 為建設幸福美好新清水做出新的貢獻
政協第八屆清水縣委員會第二次會議隆重開幕
縣委書記劉天波講話 縣政協主席陳喜祥作政協常委會工作報告

1月17 日上午,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八屆清水縣委員會第二次會議隆重開幕。來自全縣各行各業、各條戰線的政協委員,匯聚一堂,認真履行政治協商、參政議政、民主監督的職能,為全縣經濟社會跨越式科學發展建言獻策。
本次大會應到委員121人,實到110人,符合政協章程規定。
縣政協副主席劉金富主持會議;大會執行主席陳喜祥、周具珍、劉金富、張永順、曹鳳娥、溫小牛、史不朽、贠少靈、李國楨在主席臺就座。

應邀出席本次大會并在主席臺就座的縣委、縣人大、縣政府,以及縣人武部、縣法院、縣檢察院的領導同志有:劉天波、阮珠有、馬越垠、趙云清、牛永禎、馬小龍、張秀麗、剡海明、孟曉龍、王明順、梁桂林、宋宏亮、趙愛平、蔡俊杰、張保定、郭懷煒;應邀出席的還有:政協縣級干部郭炳林、王天奉;特邀參加本次大會的有:紀克義、王定成、王北寧、謝紅鋒、蔡保全、溫六吉等歷屆政協老領導;應邀出席的部門縣級干部有:王康壽、周建新、楊守升、畢德祥、周禮新、李彥珠、王馬代;應邀出席會議的還有天水農校校長李強。列席本次大會的有:各鄉鎮、縣直各部門以及省、市駐清單位的主要負責同志。
會上,縣委書記劉天波作了《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努力開創全縣政協工作新局面》的講話;縣政協主席陳喜祥受政協第八屆清水縣委員會常務委員會的委托,向大會作了題為《圍繞科學發展主動建言獻策為建設幸福美好新清水做出新的貢獻》的工作報告;縣政協副主席周具珍受政協第八屆清水縣委員會常務委員會的委托,向大會報告八屆一次會議以來的政協提案工作情況;縣政協委員王建興、李國楨、張國平、薛慧蕓、竇明輝作了大會發言。

(縣委書記劉天波講話)
劉天波指出,2012年,縣政協在縣委的領導下,在全體政協委員的共同努力和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下,牢牢把握團結和民主兩大主題,緊緊圍繞全縣改革發展穩定大局,認真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職能,在反映社情民意、積極建言獻策、協調化解矛盾、開展調研視察、宣傳推介清水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為推動全縣發展步伐,做出了積極貢獻。特別是針對全縣人民高度關注的干鮮果產業發展和教育質量大突破兩個重大課題,深入視察調研,提出了很有價值的意見建議,為縣委、縣政府提供了十分重要的科學決策依據。
劉天波強調,2013年是全面推進建成小康社會新征程的關鍵年,縣政協和各位委員要進一步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狠抓學習,用黨的十八大精神指導政協工作;要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為推進經濟社會加快發展做出新貢獻;要堅持發揚民主、增進團結,在促進和諧社會建設上展示新作為;要堅持解放思想、創新超越,在加強自身建設上取得新進步;要加強領導,為做好政協工作提供堅強保證。要始終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認真履職,扎實工作,同心同德,創新超越,為譜寫政協事業新篇章,推動科學發展新跨越,奪取建成小康新勝利,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縣政協主席陳喜祥受政協第八屆清水縣委員會常務委員會的委托向大會作工作報告)
陳喜祥說,2012年,縣政協常委會在中共清水縣委的正確領導和市政協的精心指導下,以黨的十八大精神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團結民主兩大主題,按照省、市、縣委黨代會的總體要求,緊扣全縣中心工作,認真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職能,充分發揮協調關系、匯集力量、建言獻策、服務大局的作用,為推動全縣經濟社會轉型跨越、科學發展,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做出了新貢獻。201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的重要一年,縣政協常委會工作的總體要求是: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目標,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按照縣第十四次黨代會的總體部署,緊緊圍繞“5551”發展戰略,認真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職能,大力推進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在促進科學發展、建設幸福美好新清水的偉大實踐中作出新貢獻。
陳喜祥說,清水縣正處在加快發展的關鍵時期,新征程承載新使命,新目標賦予新任務。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人民政協事業大有可為,大有作為。2013年,各位政協委員要認真履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職能,充分發揮協調關系、匯集力量、建言獻策、服務大局的作用;抓機遇,拓思路,為科學發展獻計出力;重民生,解民憂,為促進和諧積極作為;廣交流,多聯絡,為建設美麗清水匯聚力量;強素質,樹形象,為履行職能夯實基礎。各位委員要團結起來,在縣委的堅強領導下,大力弘揚“淳樸誠信、尚德務實、創新超越”的清水新精神,同心同德,凝心聚力,為推動全縣經濟社會轉型跨越、科學發展,為建設幸福美好新清水做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縣政協副主席周具珍受政協第八屆清水縣委員會常務委員會的委托向大會報告提案工作情況)
(縣政協委員王建興、李國楨、張國平、薛慧蕓、竇明輝發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