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清水縣以“淳樸誠信、尚德務實、創新超越”的清水新精神提振精氣神,匯聚正能量。清水精神是獨具清水特質、具有原創意義的民族精神、時代精神和地域文化,是建成小康社會的精神動力、文化支撐和價值標桿。全縣上下在“淳樸誠信、尚德務實、創新超越”的清水新精神的鼓舞下,以“更高、更快、更強”的工作姿態,踏上新征程,開創新局面,推動了全縣經濟社會新的跨越。
【新精神新跨越】
清水:加快新村建設改善人居環境
(紅堡鎮賈灣村)
2013年,清水縣依托易地扶貧搬遷和危房改造項目,抓好永清鎮杜溝村,紅堡鎮崔劉村等18個村的新村建設工作,著力在改善群眾生產生活和居住條件上求突破,大力發展主導產業,培育“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努力提高新農村建設水平,不斷改善農村人居環境。

(秦亭鎮趙堯村)
近年來,清水縣新農村建設工作以“五新一好”(發展新產業、建設新村莊、培育新農民、塑造新風貌、創建新機制、建好村班子)為目標,以試點示范村為重點,全面推進基礎設施建設、主導產業培育、村容村貌整治、社會事業發展、農民教育培訓等各項工作。自新農村建設啟動以來,全縣新農村建設探索出了易地搬遷型、舊村改造型、災后重建型、勞務帶動型、產業支撐型等五種模式,共建成各類新農村116個,其中:省級示范村1個、市級示范村15個、縣級示范村14個、城鄉一體化試點村2個,災后重建村64個(8888戶)、易地搬遷村36個(含縣級示范村和城鄉一體化試點村16個);共新修房屋63055間,受益群眾14167戶70835人。

(正在建設的紅堡鎮崔劉新村)
在新農村建設工作方面,清水縣依托易地扶貧搬遷和危房改造項目,緊緊圍繞“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這一目標,抓住“移民搬遷、產業開發”兩個核心,突出“建設土地落實、項目資金整合、工程質量監管”三個重點,把握“統籌規劃、賬務公開、部門協作、群眾參與”四個關鍵,確保“基礎設施改善、優勢產業發展、生活水平提高、精神面貌改觀、生態環境改善”五大成果。多渠道整合項目,千方百計籌措資金,全力動員搬遷群眾投入建設,通過干部群眾的共同努力,至2013年,省、市共安排全縣15鄉鎮37村65個自然村3262戶15836人實施易地扶貧搬遷,分別建設35個安置點集中安置。易地扶貧搬遷的成功實踐,有力的促進清水縣新農村建設工作,極大的改善了農村群眾的居住環境,是一項“拔窮根”的好項目,該縣老百姓看在眼里,喜在心里。

(秦亭鎮趙堯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