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膜覆土穴播小麥種植)
2014年以來,清水縣以科學發展觀為統攬,以農業快速發展、農民持續增收、農村和諧穩定為目標,緊緊圍繞全縣“5551”經濟發展戰略和農業產業化經營“4116”增糧增收富民工程,按照“打果品牌、念畜禽經、發勞務財、建蔬菜園、富全縣民”的思路,突出結構調整、農業技術推廣、優勢特色產業培育,初步形成了一大批各具特色、建設規模大、發展前景好、具有示范效應的農業產業化基地,為該縣農業農村持續穩定發展、農民群眾增收致富發揮了積極作用。

(核桃產業)
特色產業不斷壯大。新建干鮮果基地5.7萬畝,建成石溝河流域、王河鄉南灣梁和車道河流域萬畝核桃示范基地3個。新建標準化規模養殖小區20個,規模養殖場10個,宇新牧業等4個龍頭企業發展壯大,畜禽飼養總量達431.19萬頭只;新建塑料大棚1000座,種植高原夏菜6.5萬畝,半夏2.1萬畝。

產業化經營步伐加快。新增省、市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4家、發展專業化合作社90個,培育示范合作社27個,新建家庭農場36家,流轉土地13.72萬畝,初步形成了集種植、養殖、加工、銷售、服務為一體的產業鏈條和“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的經營模式。

(半夏豐收)
糧食產量持續增長。推廣全膜雙壟溝播玉米23萬畝,脫毒馬鈴薯種植13.2萬畝,全年糧食總產量達到18.37萬噸,增長6.43%。

(養殖小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