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11日上午,清水縣政協八屆四次會議開幕,各位委員認真履行職責,圍繞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積極建言獻策,在分組討論上,各位政協委員結合工作實際,緊緊圍繞群眾關注、關心的熱點問題進行了討論發言,紛紛為清水經濟社會發展出良策,為清水崛起跨越發展獻良計。

林果業是清水縣的支柱產業,成為農民群眾增收致富的扎根性產業,就如何搞好今年林果業建設,政協委員宋建奇認為:今年在果園綜合管理上要繼續采取技術干部包鄉抓點,創建示范園,要求每個干部根據職稱高低,創建不同層次的示范點1至3處。要推廣高光效豐產樹形、配方施肥、果實套袋、樹盤覆黑色地膜、病蟲害預防,特別是要推廣農藥、化肥等農資投入品無害化防控技術。要做好霜凍、雹災等自然災害預測預報,加大防霜窯開挖力度,要科學布點,規范開挖,土洋結合,群防群控。要繼續加強果園綜合管理技術培訓力度,不斷提高果園管理水平。

政協委員魏茂生就鞏固林果業早成園,早受益提出建議:要選派思想品德好、有林果業技術特長,敬業奉獻的農技干部和果農一起創建示范園,各鄉鎮配備專業干部,同縣級技術人員一同創建示范園,同時要考村干部引導,靠農民實干,把熱心于林果業、懂技術、會管理、能為農民發展著想的人充實到村級班子中,要教育引導農民加強果園管理,深入田間地頭,抓好經常性的果農培訓,提高經濟效益。

政協委員李國禎說:我們積極搶抓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和絲綢之路黃金段建設歷史機遇,近年來,我們積極建設文化“126”工程,在2015年,我們進一步繼續實施“123568”工程,著力實施絲綢之路黃金段牛頭河峽谷文化發展帶建設;做強“兩大園區”,即軒轅文化產業園和清水溫泉生態旅游景區;做優“三大品牌”,即中國溫泉之鄉、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甘肅省軒轅文化之鄉;做精“五大景區”,即花石崖、小華山、石洞山、三皇谷、充國陵園;實施“六大工程”,即精神引領工程、精品打造工程、文化惠民工程、產業振興工程、改革創新工程、人才興文工程;打造“八大名片”,即軒轅故里、充國故里、《軒轅大帝》、非子封邑、龐公玉石、天河美酒、道教音樂、清水剪紙,不斷加快特色文化大縣建設步伐。我們主要把重點區域以外的非物質文化進行搶修保護,把一些重點區域的野外文化遺產進行保護、搶修、收購,在非物質文化遺產方面,截至目前,申報縣級以上非遺項目16項,其中道教音樂為國家級項目,道教音樂和清水剪紙為省級項目,還有12項市級以上、34項縣級以上保護項目,主要通過挖掘保護、傳承,依托項目,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開展的來進行傳承保護。

政協委員貟少靈就如何進一步提高教育質量、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提出四點建議:一是要進一步強化推進教育公平的責任感和使命感,以基本公共教育服務均等化為目標,堅定不移地貫徹“以縣為主、鄉、村為補充”的教育管理體制,切實保障基本教育機會公平。二要進一步監會公共教育資源配置公平,通過合理配置教育資源,尤其是財政投入為主的公共教育資源,進一步縮小城鄉和區域教育發展差距。三要進一步推進教育制度規則公平,通過預設規則程序征求社會意見,完善督導制度、監督問責制度。四要逐步實現城鄉師資力量配置公平。

半夏產業的發展一直是政協委員常建平關心的問題,他說:清水半夏是省內外享有盛譽的一項特色產業,備受全國中藥材的關注,目前主要有兩大難題,一是連作障礙問題,另一個是種源建設問題。在今后產業的發展上,他建議:加大與西北農業科技大學的合作,在縣上開設試驗田,邀請相關專家指導,給予技術支持,解決目前半夏種植存在的難題,拓寬農民增收渠道。

農村留守婦女兒童是我國經濟轉軌和社會轉型過程中出現的社會群體,目前,農村留守婦女兒童存在著生產生活負擔重、教育引導缺位,親情關愛缺失等問題,縣政協委員蒲紅英建議:實施“農村留守婦女兒童關愛行動”,切實為留守婦女兒童服務。建立留守婦女兒童服務設施,扶持建立一批“留守婦女陽光家園”、“留守兒童之家”等。組織留守婦女開展生產互助、學習培訓,情感交流,文化娛樂等關愛活動。實施好農村寄宿制學校建設工程、校安工程以及農村義務教育薄弱學校改造計劃, 滿足農村留守兒童的寄宿需要。加強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豐富農村留守兒童的課外生活。開展形式多樣的志愿服務,積極推動組織、個人和留守婦女兒童親情牽手、結對幫扶,把社會的溫暖及時送到留守婦女兒童身邊。加大依法保護力度,保障留守婦女兒童合法權益。 切實加強農村婦女土地承包及相關財產權益的維護,加大對強奸、偷盜、拐賣等侵害留守婦女兒童案件的懲處力度,切實維護留守婦女兒童的權益。同時,加強對留守婦女兒童的法制宣傳教育,增強他們學法、懂法、用法、守法的能力 ,引導他們依法維護自身的合法權益。

政協委員張雄偉圍繞大力發展非公有制經濟,促進縣域經濟快速發展建議:要認真落實各項政策,營造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良好環境,優化經濟結構,著力提高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質量,打破制約瓶頸,不斷增強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后頸,健全服務體系,全面落實非公有制發展舉措,促進縣域非公有制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政協委員南學英就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加快衛生事業發展建議”要進一步加強醫改政策宣傳,加強人才隊伍建設,提高醫療衛生服務能力,優化村級醫務人員結構,建立及取暖完善的進退機制,逐步實現村醫能進能出,獎優罰劣,多勞多得的機制。

政協委員王曦就依托資源優勢,推動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發展建議:突出特色,豐富發展文化體驗活動,打造精品,提升產品檔次,創新營銷,樹立體形象,推動文化旅游深度融合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