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清水縣將按照縣委十四屆十一次全委(擴大)會議的總體部署,搶抓三大機遇(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黃金段建設、國家能源局扶貧幫扶),突出四大亮點(新農村建設、干鮮果產業建設、火電廠項目建設、發展循環經濟),實現五大突破(教育質量、城鄉建設、特色產業、工業經濟、交通道路),走好六條項目帶動的新路子(生態文化樹品牌、基礎設施強支撐、旅游開發興三產、特色產業促增收、循環經濟轉方式、火電能源促跨越),努力打造“七大亮點”,全力推動雙聯工作與精準扶貧深度融合。

(實施精準扶貧完成村級小巷道硬化)
打造精準扶貧開發亮點。緊盯全縣4個特困片帶、121個貧困村、7.33萬貧困人口的脫貧問題,全力實施精準扶貧,切實抓好山門、秦亭2鎮15村整村推進連片開發扶貧項目,確保全年減少貧困人口1.8萬人,貧困面下降到18.4%,年內實現王河、松樹2鄉整鄉脫貧,黃門元川等30個貧困村整村脫貧。

(打造6個5萬畝干鮮果基地建設)
打造林果產業建設亮點。圍繞建設全省核桃大縣目標,按照6個5萬畝干鮮果示范基地布局規劃,建成5000畝以上示范基地3處,千畝以上示范基地12處,新建干鮮果基地3萬畝。

(大力發展畜牧養殖)
打造畜牧產業發展亮點。緊緊圍繞全省肉牛產業大縣目標,新建白沙溫泉等15個養殖小區,新發展規模養殖戶100戶,創建宇新牧業等5個市級畜牧科學發展示范點,把蘇屲萬頭肉牛養殖園區打造成為部級示范園區,全縣畜禽飼養量達到450萬頭(只)。

(白沙鄉馬溝村半夏標準化種植)
打造特色作物種植亮點。以建設全國一流的設施半夏標準化基地為目標,與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開展技術合作,引進半夏種植新品種、推廣種植新技術,破解連作障礙,在永清、白沙等7鄉鎮種植半夏2萬畝以上。

(永清鎮張楊村美麗鄉村建設)
打造農村環境改善亮點。加大美麗鄉村幫建力度,建成黃門小河等省級示范村2個,紅堡曹馮等市級示范村4個,永清常楊等縣級整潔村35個,打造莊天二級公路沿線、紅堡至秦亭、山門,紅堡至郭川等公路沿線美麗鄉村示范帶5條。

(山門至玄頭鄉村道路建設)
打造交通道路建設亮點。幫建行政村通暢工程200公里,實現永清、白沙、紅堡、黃門、郭川、金集、王河7鄉鎮行政村道路全通暢,遠門新石等12鄉鎮29個行政村33個自然村水泥路全通暢,硬化村組巷道114公里28.5萬平方米。

(村級電影放映)
打造農村文化建設亮點。建成村級電影放映點79個,每村每周至少放映電影兩場,建成“一村一場”農民健身工程20個,開展送戲下鄉300場、文藝演出100場,進一步豐富群眾文化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