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為縱深推進雙聯行動深化精準扶貧,清水縣在總結“458”下基層活動經驗的的基礎上,全面部署啟動了以“下派一名‘第一書記’聯系一個行政村,選派一名科級干部包抓一個自然村,發揮縣級包鄉領導的引領作用、‘第一書記’的表率作用、科級干部的帶頭作用、雙聯干部的幫扶作用、鄉村干部的模范作用等五個方面作用,突出黨員、干部、致富能人、產業大戶、先進典型五層示范引領,抓好宣傳政策、教育農民、反映民意、促進發展、疏導情緒、強基固本、推廣典型、鍛煉干部等八項具體工作”為主要內容的“11558”干部下基層活動。進一步凝聚共識和合力、激發動力和干勁、拓展內涵和層次,持續推動雙聯行動縱深發展,強勁推進扶貧開發再結碩果,努力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步伐。清水縣屬新聞媒體開設【下基層促脫貧】專題專欄,集中宣傳報道下基層干部深入一線聽意見,訪貧問苦辦實事,服務群眾轉作風,自我鍛煉長才干的生動實踐,為深入開展“11558”干部下基層活動營造濃厚輿論氛圍。
【下基層促脫貧】
清水:發展特色產業 促進精準脫貧

(林果產業)
在全面深化扶貧攻堅,奮力推進以精準扶貧實現精準脫貧的目標要求中,清水縣下基層干部圍繞林果、畜牧、經作、藥材、勞務、惠農政策六大增收工程,全面掌握扶貧戶基本情況,了解群眾所需所盼,認真分析致貧原因,制定切實有效的精準扶貧規劃,大力發展壯大富民產業培育,改變群眾生活現狀,提高生活水平,達到精準脫貧。

(畜牧養殖)
清水縣圍繞特色農業大縣建設這個目標,緊扣助農增收這個主題,做大做強特色優勢產業,有力促進了農民收入持續快速增長,不斷加快促進精準脫貧的步伐。一是打造核桃大縣品牌,按照“保面積、抓管理、提質量、增效益”的思路全力實施林果產業“6312 ”工程,放緩建園速度,加大管理力度,著力打灶全省核桃大縣。至目前,全縣累計建成干鮮果48.4萬畝,其中,核桃38.62萬畝,蘋果9.78萬畝;2014年全縣干鮮果總產量8260萬公斤,總產值3.98億元。二是打造牛羊大縣品牌。按照“擴總量、抓防疫、創品脾、暢流通”的思路,大力實施畜牧產業”1551”工程,推動畜牧產業向規模化、小區化、標準化力向發展。目前,清水縣畜禽飼養量達到386.1萬頭(只),養殖小區(場)發展到111個,規模養殖戶發展到13403戶,人均畜牧業純收入達到1064元,畜牧業產值達4.67億元。三是打造特色種植品牌。按照“做示范、擴面積、解難題、提效益”的思路,在紅堡、永清、白沙、秦亭、山門、白駝、黃門等7鄉鎮建設半夏標準化生產基2萬畝,著力打造全國一流的設施半夏標生產基地,。2014,全縣半夏總產量達到0.8萬噸(干重),總產值達7.56億元左右。四是打造農村人居環境品牌。按照“抓規劃、整項目、建機制、促成效”的思路,堅持一手抓新村新居建設,一手抓“一池兩改三化”農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工程。全縣4萬多戶17萬群眾住上了新居,美麗清水建設進程不斷推進。同時,結合“11558”干部下基層活動,幫扶單位和干部組織動員和帶領群眾,深入開展以垃圾清掃清運、水毀道路修復、水渠清理維護、行道樹栽植等為重點的農村環境衛生綜合整治,清理農村生產生活垃圾1000余噸,農村環境面貌得到了顯著改善。

(特色種植)

(人居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