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為縱深推進雙聯行動深化精準扶貧,清水縣在總結“458”下基層活動經驗的的基礎上,全面部署啟動了以“下派一名‘第一書記’聯系一個行政村,選派一名科級干部包抓一個自然村,發揮縣級包鄉領導的引領作用、‘第一書記’的表率作用、科級干部的帶頭作用、雙聯干部的幫扶作用、鄉村干部的模范作用等五個方面作用,突出黨員、干部、致富能人、產業大戶、先進典型五層示范引領,抓好宣傳政策、教育農民、反映民意、促進發展、疏導情緒、強基固本、推廣典型、鍛煉干部等八項具體工作”為主要內容的“11558”干部下基層活動。進一步凝聚共識和合力、激發動力和干勁、拓展內涵和層次,持續推動雙聯行動縱深發展,強勁推進扶貧開發再結碩果,努力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步伐。清水縣屬新聞媒體開設【下基層促脫貧】專題專欄,集中宣傳報道下基層干部深入一線聽意見,訪貧問苦辦實事,服務群眾轉作風,自我鍛煉長才干的生動實踐,為深入開展“11558”干部下基層活動營造濃厚輿論氛圍。
【下基層促脫貧】
清水:小康不小康 關鍵看住房

7月12日,記者來到了清水縣白沙鄉趙溝村新農村建設點,烈日下的工人正忙著砌磚,施工現場機器不停的運轉,加上封頂的鞭炮聲,整個建設現場呈現出繁忙熱鬧的景象。
“現在一層封頂了,多虧了下基層干部的幫助,積極協調幫我們貸上了款,有了這筆資金,我還準備再加一層,一下子蓋到位,后面就不折騰了。”采訪中,正在封頂的建房戶趙牛兒告訴記者。

該村黨支部書記趙應安告訴記者,趙牛兒是趙溝村的精準扶貧戶,在本次建房中,雖然有異地扶貧搬遷項目補助資金,但是家庭困難的他只打算蓋一層,在下基層干部的協調幫助下,前幾天幫他貸上了款,解決了建房資金短缺的問題,實現了他蓋二層小洋樓的愿望。

白沙鄉趙溝村原址由于自然條件差,居住環境惡劣,被列入易地搬遷工程。今年4月份開工建設,新村占地33畝,計劃搬遷54戶265人。止目前, 54戶已完成地基澆筑工程,21戶已完成一層墻體建設,5戶已完成一層封頂。

趙溝村易地搬遷工程只是清水縣在扶貧攻堅進程中,不斷改善人居環境、推進新農村建設的一個縮影。據了解,近年來,清水縣委、縣政府圍繞加快推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緊盯農村立地條件差、農民住房條件差的這塊短板,從“小康不小康、關鍵看住房”的戰略高度,牢固樹立“農村住房抓質量、抗震安居是關鍵”的意識,狠抓農村新居建設,不斷改善人居環境,受到群眾的好評,也贏得了社會的關注和支持。至目前,全縣探索出易地搬遷型、產業支撐型、災后重建型、勞務帶動型、舊村改造型5種有效模式,按照“國家補一點,部門幫一點,政府拿一點,群眾籌一點”的思路籌措資金,累計投資15.37億元,共建設各類新農村169個、分散自建1100戶,全縣農村磚房率達到67%以上,近4萬戶17萬余群眾住上了新安全舒適、經濟實惠、寬敞明亮的新房子,描繪出了一幅幅“農村新房如畫軸、農民群眾住別墅”的美麗鄉村新畫卷。

(清水縣新農村建設)

(清水縣新農村建設)

(清水縣新農村建設)

(清水縣新農村建設)

(清水縣新農村建設)

(清水縣新農村建設)

(清水縣新農村建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