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為縱深推進雙聯行動深化精準扶貧,清水縣在總結“458”下基層活動經驗的的基礎上,全面部署啟動了以“下派一名‘第一書記’聯系一個行政村,選派一名科級干部包抓一個自然村,發揮縣級包鄉領導的引領作用、‘第一書記’的表率作用、科級干部的帶頭作用、雙聯干部的幫扶作用、鄉村干部的模范作用等五個方面作用,突出黨員、干部、致富能人、產業大戶、先進典型五層示范引領,抓好宣傳政策、教育農民、反映民意、促進發展、疏導情緒、強基固本、推廣典型、鍛煉干部等八項具體工作”為主要內容的“11558”干部下基層活動。進一步凝聚共識和合力、激發動力和干勁、拓展內涵和層次,持續推動雙聯行動縱深發展,強勁推進扶貧開發再結碩果,努力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步伐。清水縣屬新聞媒體開設【下基層促脫貧】專題專欄,集中宣傳報道下基層干部深入一線聽意見,訪貧問苦辦實事,服務群眾轉作風,自我鍛煉長才干的生動實踐,為深入開展“11558”干部下基層活動營造濃厚輿論氛圍。
【下基層促脫貧】
玄頭村扶貧路上的長效產業——花椒

盛夏時節,在山門鎮玄頭村紅遍地壟田埂的花椒園里,到處都能看到村民們忙著采摘花椒的身影。

玄頭村位于清水縣山門鎮東南部渭河北岸半山腰30公里處,全村有2個村民小組155戶724人。該村氣候溫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海拔較低、無霜期長、土地肥沃,發展花椒園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

對此,該鎮緊抓省交通廳“雙聯”行動的歷史機遇,積極宣傳動員群眾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大力發展以花椒、早實核桃為主的林果業,多渠道增加群眾收入。2012年春季,在原有700畝優質掛果花椒園的基礎上,集中連片規劃新建500畝花椒園。今年,為進一步擴大種植面積,該鎮又購買優質“大紅袍”花椒苗木30000株,按照“合理布局、科學規劃、大坑定植、達標密植、澆水穩根、樹盤鋪膜”的原則,利用20多天時間,在規劃區犁樹坪、穴臺子、柏樹墳,西面坡一帶集中連片新建500畝優質精品花椒園,使花椒達到1700畝。同時,該鎮還十分重視果園管理,制定出臺管理辦法,與種植戶簽訂管護責任書,并邀請相關專業技術人員,深入花椒園舉辦科技培訓班,手把手教技術,傳經驗,極大的提高了群眾的管護營務能力,為實現 “人均兩畝園,收入過萬元”的產業扶貧目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與此同時,在雙聯單位省交通廳的大力幫扶下,修通了玄頭至縣城的通村公路,不僅解決了群眾出行難的問題,同時也解決了花椒因運輸不暢壓價的問題,為玄頭村脫貧致富的長效產業的發展提供了極大有利條件。

為進一步推動扶貧產業常態化發展,在幫扶單位的大力協調下,擬選址在該村劉家坪里新建1處占地2.4畝的花椒加工廠,該花椒基地的建成,為該村今后做大做強花椒產業,打造花椒專業村,增加農民的經濟收入,實現脫貧致富夯實了產業基礎。同時,由本村創業青年帶頭,注冊成立了天水市清水縣鴻偉農業有限公司,計劃實行股份制經營模式,成立了董事會,注冊了“玄頭大紅袍”商標,年內將投產,開展本地花椒的初加工業務,不僅方便了當地群眾花椒產品的外銷,而且可吸納元龍等周邊地區的花椒產品進行加工,帶動群眾發展壯大花椒產業,為促進村級集體經濟發展奠定了基礎。

目前,單就進入盛果期的700畝花椒,以每畝收入2300元計算,在玄頭村,僅花椒一項人均收入可達2200多元。待1700畝花椒全面進入盛果期后,花椒產業就能讓全村群眾脫貧,花椒也會成為玄頭村扶貧路上脫貧致富奔小康的長效支柱產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