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精準扶貧工作開展以來,清水縣在促進增收上精準發力,著力推進富民產業培育。按照“西部蘋果、南北部核桃、東部牛羊、中部蔬菜中藥材、戶戶勞務”的全縣整體產業布局思路,大力推進以“做到四個精準到位、實施五大增收工程、精算6+1筆精準脫貧賬”為主要內容的“456”精準脫貧富民產業增收計劃。

借精準扶貧之力、做到“4個精準到位”,就是優勢產業精準布局到鄉、推進“一鄉一業”,特色產品精準規劃到村、實現“一村一品”,致富項目精準落實到戶、實施“一戶一策”,技能提升精準培訓到人、確保“一人一技”。

走富民產業之路,實施“五大增收工程”,就是通過“核桃、蘋果+林產品”,實施以核桃、蘋果和林產品為主的林果富民增收工程,實現人均2畝園;通過“牛、羊+畜禽”,實施以牛、羊為主的畜牧富民增收工程,實現戶均有2頭牛+30只羊;通過“高原夏菜+蔬菜”,實施以高原夏菜為主的蔬菜富民增收工程,實現戶均種植1畝蔬菜園;通過“半夏+中藥材”,實施以半夏為主的中藥材富民增收工程,實現戶均種植1畝藥材園;通過“勞務+土地流轉”,實施勞務富民增收工程,實現戶均輸出1個勞動力,流轉3畝土地。

圓小康生活之夢,精算精準脫貧賬,就是算清“干鮮果+牛(羊)、干鮮果+蔬菜、干鮮果+藥材、牛(羊)+蔬菜、牛(羊)+藥材、蔬菜+藥材、勞務+土地流轉”等“6+1筆脫貧賬”,努力做到實現上述2項能脫貧(2150元——3250元)、3項能致富(6300元——7400元)、5項奔小康(9550元以上)。同時,大力實施“六大富民增收工程”,完成全膜玉米種植18.06萬畝,種植高原夏菜3萬畝、小拱棚半夏2萬畝;安排資金344.2萬元扶持畜牧產業發展;輸轉勞務5.84萬人、創收3.93億元,有效增加了農民收入。在天水農校啟動實施了“眾創空間”電商中心建設,帶動全縣電子商務產業的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