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筆者在天水農校眾創空間采訪時,遇到了正在忙著注冊網店的該校2014級學生小李,她告訴筆者,今年學校建設了電商中心和眾創空間,讓自己在學習的同時還可以創業,開自己的網店,把自家的核桃放到網店上賣。

當下,“創客”“互聯網+”應該是最流行的詞匯了。當創客遇上“互聯網+”,技術的快速進化和開放應用、信息復制與傳播的邊際成本的遞減、創業門檻的降低、產業變革帶來創新機會的增多等因素,使創新創業如火如荼,越來越多的青年學子也有志或已經投身創新創業中。

清水縣在大力發展電商的同時,在天水農校建設了清水電商平臺“清水商城”(線上)、清水電商中心(線下體驗館)和眾創空間,實現了電商與眾創空間,創新與創業、線上與線下的深度融合,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提供低成本、便利化、全要素的開放式綜合服務創業平臺。

眾創空間將突出“互聯網+”行動,通過眾創空間吸收天水農業學校學生投入到電商創業當中,在沒有走上社會之前提前創業,通過線上和線下聯動打通產銷渠道,搭建物流鏈條和供應鏈條融合的電子商務交易平臺。天水農校的學生可以在閑余時間開設自己的網店,負責網店運營,提取差價,線下由電商中心負責裝箱、分選、運輸等工作,既不影響學習,還可以創業,學到一技之長,在走向社會時已經具備了開網店的能力,學到很多電商經驗。

“剛進入農校時我其實非常茫然,但是在老師的幫助下,我比較快地找到了我的人生坐標。我認為電子商務應該是自己最理想的職業。于是從一年級開始就在專業老師的帶領下開設了自己的淘寶店,‘工學結合’,同時,通過互聯網實戰教學課程體系,自己在理論和實踐上得以逐步提高。”天水農校學生小張告訴筆者。

天水農校校長吳毅中對筆者說,眾創空間鼓勵學生成為“創客”,但創新職業教育,并不是為了讓每個學生都成為“老板”,而是激活學生身上的“創客基因”。“無論他們是否會選擇創業的道路,他們都有能力在‘互聯網+’時代乃至今后任何快速變化的時代下,奮力創造出屬于自己的價值,通過實踐幫助他人實現夢想,為社會創造更大的價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