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裴應平,清水縣豐望中心小學教師,在16年的從教生涯當中,他時時以一個優秀教師的標準要求自己,工作勤勤懇懇、兢兢業業,以身作則,以校為家,熱愛學生、團結同志,忘我工作,敢于創新,清正廉潔,無私奉獻,為豐望鄉的教育事業默默奉獻,教育教學成績顯著。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業績,是位德才兼備的優秀教師。
作為一名教師,他深知學習是終身的事,只有不斷學習,才能在思想上與時俱進,才能在業務上強人一籌,才能做一名合格的教師。他注意學習黨的各項時事方針、政策,關心國家大事,并運用學到的政治理論指導自己的工作實踐。在五尺講臺上,他為人師表,全心全意做好教書育人工作。無論在任何崗位,他都以高度的責任感和事業心將全部的熱情投入到工作中去,以培養有理想、有道德、有紀律、有文化的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為已任,志存高遠、愛崗敬業、樂于奉獻,自覺履行教書育人的神圣職責。
當他選擇教師作為自己的職業時,他就很注意構建自己最佳的知識結構。以扎實的專業知識為基礎,廣泛攝取各方面的知識,并努力做到專與博的有機結合。作為一名教師,他沒有滿足于過去的成績停滯不前,而是以高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在教學過程中,他認真備課、扎實上課,開動腦筋、鉆研業務,虛心向同行請教,努力掌握專業知識體系,透徹理解課程標準、教科書的內涵,而且時刻注意掌握本學科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發展趨勢。正因為掌握了知識的內在規律,他在課堂上融會貫通,靈活運用,駕馭自如。同學們都認為他是值得依賴的教師、教學經驗豐富的教師。

“愛心”是老師工作中不可或缺的情操,也是老師工作的主旋律,可以說,沒有愛的教育是枯澀的,更是沒有出路的。“愛心”是培養老師與學生感情的基石,“愛心”是轉變后進學生,使他們良好地發展的“靈丹妙藥”。愛學生不僅要愛那些聰明、漂亮、優秀的學生,也要愛那些“不聽話”、“成績差”的學生,裴應平老師對學生愛中有嚴,嚴中有愛,不偏愛一位好學生,不放棄一位學困生,關心每一位同學的健康成長。班級中有一些同學學習基礎較差,他就利用業余時間無償為他們補課。讓每一位同學不僅懂得學習,更懂得如何做人,如何關心人,如何提高自身素質。他始終堅信,只有用愛心去感染每一個學生,才是最恰當的教育方法。
一份耕耘,一份收獲。正是因為裴應平老師孜孜不倦的學習與鉆研,扎扎實實的搞教研教改,才使得他在十六年的教學當中取得了優秀的成果。他所帶的班級每年在全鄉的統考中都能取得第一名的好成績,2011年所帶六年級在全縣畢業檢測考試中獲得第三名的優異成績。他積極參加新課程的教學與研究。2002年10月撰寫的論文《組織數學課堂討論的藝術》獲市級二等獎;2004年9月被縣委、縣政府評為“縣園丁”;2004年9月撰寫的論文《實施新課程改革培養學生自學能力》獲市級二等獎;2006年5月講授的課程《小蝌蚪找媽媽》獲市級優質課三等獎;2007年被評為“天水市骨干教師”;2008年7月撰寫的論文《綠色批評的魅力》獲市級一等獎;2008年12月撰寫的論文《創造性地實施課改 讓語文與生活雙贏》獲國家級二等獎;2011年在清水縣小學畢業檢測中排名第三并被縣委評為“先進學!;2014年1月參加教育部“國培計劃”被評為“優秀學員”;2008年至2012年連續被豐望鄉黨委政府評為“優秀校長”“優秀教師”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