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1日至22日,甘肅省治理荒漠化基金會常務理事長劉杰華一行深入清水縣調研林業生態建設工作。天水市林業局局長王學鋒,清水縣委副書記、縣長馬越垠,副縣長秦永斌陪同調研。
調研組一行先后深入小泉峽綠色長廊、遠門鐵爐梁5萬畝核桃示范基地、溫泉園林所育苗基地、邽山生態園、軒轅湖等地,通過實地查看、聽取匯報等形式,就全縣植樹造林、退耕還林、綠化植被、生態建設等方面的工作進行了全面調研,充分了解了全縣在生態林業建設工作中的主要經驗。

馬越垠從不同的層面向調研組介紹了全縣林業生態建設工作情況。他指出,近年來,清水縣按照“興林、強果、富民”的發展思路,搶抓國家建設甘肅省生態安全屏障綜合試驗區良好機遇,堅持“修梯田、建果園、覆全膜、調結構、促增收”的發展戰略不動搖,通過全縣上下的共同努力,全縣林果建設呈現出了健康、持續、穩定的良好發展勢頭,也取得了顯著效果。至2014年年底,全縣有林地面積124.19萬畝,已累計完成退耕還林25.18萬畝,完成荒山造林36.65萬畝;“三北”四期、五期造林13.67萬畝;天保工程造林2萬畝,封山育林5.46萬畝;中德財政合作項目造林11.8萬畝,完成重點綠化工程5.4萬畝,累計發展干鮮果52.13萬畝,森林覆蓋率由十一五期間的26.94%增長到險遭的30.02%,全縣大面積荒坡得到了有效治理,森林生態功能日趨完善,生態環境不斷優化。特別是今年以來,我縣以建設全省核桃大縣為抓手,深入推進6個5萬畝干鮮果基地建設進程;以新一輪退耕還林、邽山生態園、三北五期、小泉峽綠色長廊、草豐公路綠化等重點造林綠化工程為重點,積極實施林業生態建設“3213”工程,全縣春季共計完成各類重點林業生態建設工程3.38萬畝,栽植油松、塔柏等優質苗木530萬株,占計劃任務的100%。

調研組高度評價了清水縣生態林業建設取得的實實在在效果,認為全縣生態林業建設規劃起點高,綠地總量大,景觀品位高,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相結合,不但改善了環境,提升了城市品位,增加了群眾收入,還為廣大居民創造了優美、舒適的人居環境,讓清水的天更藍、地更綠、花更美。
調研組希望清水縣進一步加強技術指導和管理培育,加快植樹造林、產業發展和資源保護力度,大力發展綠色經濟和林下經濟,切實做好生態旅游這篇文章。同時,要在林業生態建設上進一步融入文化元素,形成鮮明的綠色景觀,將生態文明理念貫穿到經濟社會建設中,讓生態林業發揮更多的綜合效益。

(邽山生態園建設)

(高廟梁優質核桃園)

(鐵爐梁5萬畝核桃示范基地套種玉米)

(小泉峽綠色長廊)

(溫泉園林所育苗基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