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到中秋分外明,又是一年團圓日。在中秋節來臨之際,不妨接受月光的邀請,來一場思接千載的對話,感受社會生活之下傳統的深沉潛流,體會這一文化符號中蘊含的精神、價值與能量。

中秋節又稱月夕、秋節、八月節、拜月節、女兒節或團圓節,流行于中國眾多民族與東南亞各國之間。據史籍記載,“中秋”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一書中。到魏晉時,有“諭尚書鎮牛淆,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但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至明清時,已成為僅次于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每逢中秋,古人都會講究不管多遠都要闔家團圓,分享月餅,共賞明月,以圖團團圓圓的好兆頭。現如今,隨著在外打工的人越來越多,家人團聚的機會也越來越少,但中秋吃月餅這個習俗還是傳承了下來。隨著“中秋節”“國慶節”的到來,月餅和蜂蜜是中秋節必不可少的,市場上月餅種類琳瑯滿目,但是與往年不同是今年的月餅價格穩定,貨源充足,高價月餅淡出了清水市場,散裝月餅越來越受市民的青睞,前來買月餅和蜂蜜的人絡繹不絕,節日氛圍濃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