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著力解決社會治安、城鄉環境、城市管理、河道管理、農村公路、交通秩序、信貸環境等方面的突出問題,鞏固和發展清水“十三個好”優勢,進一步創優山清水秀、干凈整潔、安全舒適的城鄉居民居住環境和良好的社會經濟發展環境,清水縣委、縣政府決定在全縣范圍內部署開展“九個專項”整治活動。清水縣屬新聞媒體開設【專項整治】專題專欄,集中宣傳報道專項整治活動取得的好經驗好做法,以專項整治促進管理水平,以集中攻堅推進常態化管理,不斷深化全國縣級文明城市、全國衛生城市、全國平安縣城、全國雙擁縣城、全省園林城市“五城聯創”活動,為打造天藍水碧的生態環境、干凈整治的衛生環境、安全和諧的生活環境、公平正義的社會環境和誠實守信的發展環境營造濃厚輿論氛圍。
【專項整治】
清水縣全力打好環境衛生專項整治“三大戰”

自清水縣“九個專項整治”活動開展以來,清水縣住建局迅速部署、積極行動,重點從抓宣傳、促落實、建機制三個方面采取措施,強化責任,大力推進城區環境衛生整治工作,全力打好環境衛生整治“三大戰”,取得了顯著成效。

抓宣傳、濃氛圍,打好環境衛生整治攻心戰。為把城區環境衛生整治工作的要求、目標、意義滲透到全社會,形成齊抓共管、人人參與的良好局面。縣住建局在全系統先后組織召開了環衛工人大會和城區房地產開發、施工企業負責人會議,進行了廣泛的思想發動,把任務分解到各相關單位,落實到人;多措并舉進行大力宣傳,向沿街門店、餐館、行政事業單位上門發放宣傳資料2000余份,宣傳車全天候在城區進行巡回宣傳、軒轅廣場顯示屏在黃金時段定時宣傳等多種形式,對城區環境衛生整治工作進行宣傳,確保了沿街門店生活垃圾不拋撒、不傾倒、隨產隨清,餐廚垃圾不出店,營造了良好的宣傳氛圍。

強責任、重落實,打好環境衛生整治攻堅戰。為推進全縣環境衛生整治工作有效開展,縣住建局創新環衛工作機制,強化責任,實行主要領導總負責,分管領導直接抓,環衛股工作人員包片帶班責任制,將城區30條主干道劃成21個責任片區,各片設組長一名,由組長包干負責,把任務明確分解到人。每天由局班子成員爭當“馬路先鋒”,帶隊到包抓路段巡查,環衛巡查車全天巡回對各負責的片區進行巡查等方式,直接抓、現場抓、跟蹤抓,發現問題及時解決;不斷加大整治力度,狠抓城市主次干道全天候保潔和精細化管理,規范垃圾排放行為,著力解決亂堆、亂放、亂倒、亂扔等陳規陋習,將原來晚間清掃保潔時間延長到10時,實行城區環境衛生全天候“流動保潔”,隨時發現、隨時清掃、隨時解決;擴大吸塵車清掃面積,城區主干道進行灑水壓塵;加強主城區沿街門店生活垃圾上門收集監管力度,增加上門收集次數,對垃圾箱(桶)定期清洗,確保有專人值守,外觀整潔,垃圾清掃清運及時,實現垃圾袋裝和無害化處理。加大了對建筑材料運送車輛的管理,聯合運管、交警部門,每天上路設置檢查點,對不遮蓋篷布上路、帶泥上路、拋灑渣土車輛嚴管重罰,上邽大道、軒轅大道、泰山路等一些城區主干道衛生明顯好轉。開展了建筑工地標準化管理,加強局質檢員巡查力度,督促城區各工地規范擋墻,對出入口進行硬化,要求進出車輛輪胎干凈,對不文明施工的3家施工單位下發停工通知書,限期進行整改,并收繳路面污染費0.6萬元。強化住宅小區物業管理,確保環境衛生整潔,車輛停放有序;加大市政設施的維修與管理,恢復補修城區破損路面、人行道、路沿石;對破損井蓋、水篦、護欄及時更換,將查漏補漏常態化;加強亮化設施巡查力度,及時排除故障,統一開啟關閉時間,確保亮燈率;狠抓廣場、風情線、軒轅湖等園林綠化管理,對花木及時整修清洗,行道樹1.2米以下進行刷白,美化城市整體形象,有效推動了環境衛生整治工作。

建機制、保長效,打好環境衛生整治保衛戰。為鞏固城區環境衛生整治活動取得成效,實現城區環境衛生整治工作經常化、制度化、規范化,縣住建局堅持結合本地實際,落實長效管理措施。推行干管分離,作業、管理、監督三位一體的環衛工作體制,對環衛工人實行績效考核,量化清掃保潔面積,工資實行差異化發放,對連續兩次績效考核不合格者堅決予以辭退。推行“作業、管理、監督”三位一體的環衛新機制,量化環衛工人清掃保潔面積,把清掃保潔成效與工資掛鉤,實行績效考核,工資差異化發放。制定和完善《城區垃圾定時定點收集投放管理制度》,對城區生活垃圾、餐廚垃圾采取定時定點上門收集,實行有償清運管理,確保沿街門店生活垃圾不拋撒、不傾倒、隨產隨清,餐廚垃圾不出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