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清水縣堅持“依法、自愿、有償”的原則,加快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促進了農村土地規模化、集約化經營步伐。目前全縣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社累計達200個、家庭農場70家。

針對近年來農村土地種植收益低等問題,清水縣因地制宜,引導農村土地經營權有序流轉,發展農業適度規模經營,積極探索形式多樣的流轉模式,在堅持現有家庭經營的基礎上,大力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鼓勵支持發展專業大戶和家庭農場,從事專業化、集約化農業生產,鼓勵支持有一定規模的種養大戶發展成為家庭農場。農戶之間以代耕代種為主,種植大戶以家庭農場為主,有能力、能投資的公司或合作社以規模化流轉為主,通過轉包、轉讓、出租、代耕、入股等形式,全縣累計土地經營權流轉面積達到128000畝。其中,連片流轉面積在1001-5000畝的達6個。
該縣白駝鎮萬安村由養殖戶流轉撂荒地種植紫花苜蓿,走“種草養畜”的新路子,金集鎮鐵口灣流轉撂荒地建果園,土門鄉倉下村流轉撂荒地種植全膜玉米,秦亭鎮盤龍村流轉撂荒地種植馬鈴薯,都取得了顯著成效,走上了一條適度規模化經營的成功路子。
截至目前,全縣各類農民專業合作社累計達200個,家庭農場70家。土地流轉給力農業規模經營,有力促進了清水特色現代農業發展步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