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又黄又爽又猛的免费视频播放-国产又黄又爽视频免费观看-国产又黄又湿又刺激不卡网站-国产又黄又a又潮娇喘视频-亚洲国产美女福利直播秀一区二区-亚洲国产乱码在线精品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新聞中心>>天水新聞>>清水>>正文
清水縣2015年組織工作綜述(組圖)
(2016-1-12 15:58:28)  來源:清水縣委外宣辦  打印本頁

風清氣正鏗鏘行

  ——清水縣2015年組織工作綜述

  如何全面落實從嚴治黨要求?如何進一步密切黨群干群關系?如何更有力有效助推中心工作?

  過去一年里,在縣委縣政府堅強領導下,清水縣各級黨組織緊扣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全面從嚴治黨和全縣經濟建設大局,時刻把服務好全縣黨員干部群眾作為組織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精準聚焦、精準施策、精準保障,交出了一份份務實“答卷”。

  “三嚴三實”是從嚴治黨的必然要求,是黨員領導干部永遠的必修課。

  在縣處級以上領導干部中開展的“三嚴三實”專題教育,以“嚴”字當頭,“實”字托底,必將對干部隊伍建設和政治生態凈化產生深遠影響,為保證專題教育不虛不空、不走過場,縣委領導深入各鄉鎮,下田間、進企業、入農戶、摸實情,用心傾聽群眾意見建議、所需所盼,找準問題根源,明確主攻方向。在前期調研論證的基礎上,指導制定《關于在縣級領導干部中開展“三嚴三實”專題教育的實施方案》,為全縣專題教育的有序推進設計路線圖、時間表。

  5月21日,縣委書記劉天波同志帶頭講黨課、作輔導,全面啟動清水縣“三嚴三實”專題教育。

  6月3日至6月10日,縣領導分別到各自聯系鄉鎮和機關,作“三嚴三實”專題教育黨課輔導。

  7月12日, 召開縣委常委班子“三嚴三實”專題教育“嚴以修身”專題學習研討會。

  8月7日,召開縣委常委會“三嚴三實”專題研討會,圍繞“嚴以修身,強化黨性修養”主題開展專題研討交流。

  9月6日,召開縣委常委會“三嚴三實”嚴以律己專題研討會,引導大家進一步講規矩、明底線、知敬畏,自覺做好政治上的“明白人”。

  如此密集的學習研討,是黨員領導干部入腦入心、忠誠篤信、知行合一,堅守共產黨人的政治靈魂和精神高地的一次重要實踐和洗禮,更為全縣干部群眾樹立起好榜樣,釋放出正能量。

  至目前:縣四大組織共開展“三嚴三實”集體學習44次,專題研討交流25次,撰寫研討交流材料228篇;開展專題黨課輔導35場3718人次;組織觀看《踐行“三嚴三實”的好榜樣》黨員教育電視系列片11場560人次;舉辦魯昕同志先進事跡報告會6場1180人次;發出問卷調查表2190份,征集意見建議56條;推行“3+2”模式查找縣級領導班子及班子成員“不嚴不實”問題454條,并按要求全面完成整改;扎實開展“4+9”專項整治,整改各類突出問題1098個。

  黨要管黨,首先是管好干部;從嚴治黨,關鍵是從嚴治吏。

  過去一年,“從嚴、從實”是始終貫穿干部工作的一條主線。圍繞精準扶貧精準脫貧這一全黨中心任務,以激活“人”的創新能量為目標,全面推行“五用五懲”選人用人新機制,旨在改革發展一線和精準扶貧主戰場發現干部、識別干部、使用干部,激發干部隊伍活力。

  從縣直部門一把手和班子成員中選任的260名“第一書記”,融合囊括了1028名科級及其后備干部,包抓自然村科級干部、科技特派員、大學生駐村干部、雙聯干部共計4200多人的精準扶貧工作隊奔赴基層一線,與全縣15943戶貧困戶結成了“包干對子”,建立起不脫貧不脫鉤、不小康不罷休的的包干關系。

  以下派一名“第一書記”聯系一個行政村,選派一名科級干部包抓一個自然村,發揮五個方面作用,突出五層示范引領,抓好八項具體工作的”11558“干部下基層活動大幕徐啟。

  4月3日,清水縣召開雙聯行動精準扶貧“11558”干部下基層工作會議。

  4月4日至10日,18鄉鎮下基層會議陸續召開。

  6月3日,《清水縣鄉鎮領導班子和領導干部經濟社會發展實績考核辦法》制定下發。

  7月8日,《清水縣“11558”雙聯和精準扶貧工作下基層干部考核辦法》制定出臺。

  干部下基層活動的扎實開展,考核辦法的緊密跟進,引導下基層干部把更多精力投入到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主戰場,有效促進了“1+17”方案各項政策的落地見效。一年來,4223名各級精準扶貧工作隊員,通過真幫事干,使全縣14個整村推進項目已完成投資1452.6萬元,40個易地搬遷項目正在加快實施;完成危房改造1400戶;新修梯田1.6萬畝;開工建設農村公路通暢工程56條202.7公里、自然村砂礫路16條32.3公里;新建果園3.12萬畝,種植蔬菜7.6萬畝、半夏2.1萬畝;建成養殖小區12個;新組建農民專業合作社15個;輸轉勞務6.27萬人,創勞務收入6.41億元。

  縣委結合科級領導班子調整,對精準扶貧工作進行專項考核,對表現優秀的干部優先提拔使用,其中轉任重要部門“一把手”7人,提任正科級領導5人、副科級領導22人,解決正科級待遇10人,調整下基層隊員20人,誡勉談話18人,調離不勝任原崗位科級干部3人,問責處理免去現任職務3人,切實形成了庸者下,平者讓,能者上,使正確的用人導向成為鼓勵各級干部實干創業的一面無聲令旗。

  為全面提高干部人事檔案專項審核工作效率,推行“一查二審三登記四甄別五整改”的“12345”工作法, 制定《清水縣縣管干部檔案審核工作辦法》,全面推進專項審核工作。年內召開專題會議9次,專題討論認定檔案49本,完成科級干部檔案初審1094卷,復審704卷,下發整改通知410份,完成整改300人次,簽字確認306人,及時掃清了干部人事檔案管理中的隱性和顯性問題。

  堅持“四個從嚴”,強化干部監督管理,建立健全縣委常委分片包抓,部班子成員包片調研,組工干部聯單位蹲點機制,全面落實任前方案申報,任中列席會議,任后備案管理,確保干部選任管理程序規范,步驟到位,合法合規,形成了上下貫通、縱橫交錯、環環相扣的立體化干部監督網絡。

  堅持正面引導和反面警示“兩手抓”,督促各級干部采取多種形式深入學習黨的最新理論,年內先后組織開展縣級干部專題研討交流9次、魯昕先進事跡報告會8場次、理論宣講22場次、政策理論考試19場次,切實把各級干部思想統一到了縣委的決策部署上來;牽頭舉辦各類主體培訓班10期培訓834人次,組織赴外培訓117人,有效提升了各級干部研究謀劃、推動發展和創新作為的能力。

  廣開進賢之路,廣納天下英才,是保證黨和人民事業發展的根本之舉。

  緊扣精準扶貧精準脫貧這一中心任務,大力開展“組十團、講百場、進千村、強萬戶”農村實用人才素質提升工程,即:組建10個培訓團,開展100場培訓,覆蓋1028個自然村,實現15943戶貧困戶每戶至少培訓一個明白人,切實提升貧困戶自我發展能力。采取專題講座、以會代訓等形式,有針對性地開展集中培訓,以農戶果園、養殖場地為依托,開辦“田間課堂”,手把手幫教、面對面示范,使培訓工作更接地氣。年內,10個培訓團已深入18個鄉鎮,開展培訓161場次,培訓17200人次,取得直接經濟效益1000多萬元。

  圍繞各類人才支持精準扶貧工作,立足縣情實際,積極爭取省列項目資金60萬元,整合科技、農業、林業等部門培訓資源,在紅堡鎮安坪村建成360平方米核桃產業人才實訓基地,并引進栽植遼核、晉龍等核桃新品種苗木500余株,通過“1+3”幫帶形式,輻射帶動近5000名果農受益,每年可直接培養核桃產業骨干人才1500名,有效提升了全縣核桃產業基地作務水平。

  推進農村電子商務發展,實現“互聯網+農村”,最重要的是要解決好農村電商人才的支撐問題。探索實施“互聯網+職業教育、互聯網+就業培訓、互聯網+產品銷售、互聯網+精準扶貧”四大工程,依托天水農校職業教育資源,建設電商中心和眾創空間,建成鄉鎮服務站18個、村級服務點33家、個體網店144家,合作社網店1家、連接起了12個農產品生產基地,實現網上營業收益800多萬元。為每個行政村率先培養1名大學生電商村官,帶動培養1名電商帶頭人,引導更多貧困群眾學習電商、開辦網店,學電商、做電商。

  大抓基層、固本強基,推動基層組織建設全面進步。

  清晰全面的思路是實現基層黨建和精準扶貧深度融合的關鍵,探索推行“5+N”黨建示范點創建模式,分領域重點培育基層黨建示范點共67個,其中申報省市級5個。縣財政劃撥專項經費210萬元,對村級示范點進行全力扶持,確保了創建工作順利推進;積極開展慶祝建黨94周年系列活動,評選表彰縣級先進集體和個人100個,各級黨組織召開慶祝會100場次,推薦表彰全省隴原先鋒號1個,全市天水先鋒崗2名、優秀鄉鎮黨委書記1名、優秀村(社區)黨組織書記4名,走訪慰問黨員298名,發放慰問金7.02萬元,在“慶七一百部電影放映周”活動中,連續播放紅色題材影片400多部,5000多名黨員群眾受到教育。

  大規模開展基層黨組織書記培訓工程,分農村、機關、教育、衛生系統、兩新組織5個領域,培訓黨組織書記7期960人次,縣級領導帶頭授課37次,其中縣委書記授課4次,組織參加外出培訓38批138人次。嚴格落實“一定三有”激勵保障機制,將鄉鎮辦公經費分別提高到56萬元和61萬元,村級辦公經費提高到2萬元,村組干部年報酬分別提高到12054元和3600元;從產業大戶、致富能手、務工返鄉青年中培養后備村干部1940名,開展各類培訓78場2400多人次,切實有效提升了村干部隊伍整體素質。

  從嚴整治軟弱渙散黨組織。積極推行“縣級領導聯系指導、第一書記牽頭抓總、包抓單位傾力幫扶、駐村工作隊協調配合、鄉村干部具體落實、組工干部督導檢查”的“1+5”包聯整頓機制,堅持問診把脈“找病根”、對癥下藥“開良方”、輸血補鈣“強筋骨”、跟蹤調理“固療效”四步療法,50個軟弱渙散黨組織全部整頓轉化,其中轉化為一般黨組織34個,轉化為好黨組織16個。

  采取財政補助、鄉鎮自籌等方式投入400萬元,在全市率先實施鄉鎮“六小工程”建設,采取統一規劃立項、統一籌集調度、統一監管督查措施,建成小食堂、小體育室、小澡堂、小圖書室、小娛樂室、水沖式廁所3699㎡,極大改善了鄉村干部的工作生活條件。

  從嚴加強黨員隊伍建設。制定下發《2015-2018年清水縣黨員教育培訓工作實施辦法》和2015年黨員干部教育培訓計劃,編印《發展黨員工作手冊》2000冊,集中組織學習新修訂細則25場1700人次,高質量發展黨員225人;啟動為期4個月的“學黨章、樹信念”主題教育活動,組織開展理論考試40場3160人,組織1781名在職黨員集中開展環境衛生整治、扶貧幫困助殘等志愿服務活動26次受益居民2.3萬人;抽查核查發展黨員檔案1700份,督促接轉黨組織關系97人;嚴格落實一督查二警告三通報四問責的“1234”督查機制,今年共下發整改通知書125份,發現解決問題320個,誡勉談話18人,使組織工作安排部署件件抓實見效。

  加強自身建設是樹立組織部門良好形象的必然要求,是做好新形勢下組織工作的重要保證。

  打鐵還需自身硬,只有高素質的組工干部隊伍,才能高標準的做好各項工作。結合“聯系群眾轉作風、公道正派樹形象”和精準扶貧干部下基層活動,組工干部走出機關,深入農戶辦實事,解民憂。活動開展以來,共深入聯系村50多次,人均駐村90多天,開展宣講10場次、征求意見建議38條,研究解決困難問題38個,新建核桃園3200畝,組織勞務輸轉500人次,開展技能培訓5期620人次,落實精準扶貧貸款133戶715萬,投資18.7萬元為臺子村修排洪渠200米,為馬什村協調爭取幼兒園建設征地補償資金5萬元。

  嚴格推行組工信息調研獎懲制度,年內共撰寫上報信息135條、調研文章32篇,被中央、省、市雜志報刊媒體刊載90篇(條)。其中“12345”干部人事檔案審核工作法、精準扶貧主戰場識人選人用人新機制、“十百千萬”農村實用人才素質提升工程、整合力量推動精準扶貧工作深入開展、“5+N”基層黨建示范點創建、鄉鎮干部“六小工程”建設等專題調研文章后被《黨的建設》、《甘肅日報》、《組織人事學研究》等網絡報刊刊登,既擴大了清水組織工作的影響力,又讓黨的創新理論在基層落地生根。

  每一項工作的謀劃和推進,展現的是適應從嚴治黨新常態的主動作為,彰顯的是全縣黨員干部群眾在經濟發展新常態下“向中心聚焦、為大局聚力”的責任與擔當。

攝影相關圖片
走進張棉驛風電場(圖) 聚焦拉面師培訓(組圖) 航拍山水一號大橋(圖) 人在畫中住(圖) 麥積山落下2015年冬季的第一場雪 天水城落下2015年冬季的第一場雪 航拍天平鐵路(圖) 冬天里的古坡(圖) 秦州大櫻桃宣傳照(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