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愛明:扎根基層 服務百姓

劉愛明,1966年7月出生,中國共產黨黨員,現任豐望鄉付崖村村主任。說起劉主任,付崖村很多村民的第一句話就是:能耐大。說他能耐大,是因為劉主任常常面帶笑容,但解決起群眾的困難來,卻毫不馬虎,真正把百姓的事記在腦中,放在心上。2005年獲得清水縣先進基層黨組織個人榮譽;2006年榮獲豐望鄉黨委政府先進工作者 ;2008年榮獲豐望鄉黨委政府先進工作者 ;2011年榮獲豐望鄉黨委政府全鄉先進工作者。劉愛明1972年-1978年在豐望鄉付崖小學讀書;1978年-1980年在豐望中學讀書;1980年-1983年在清水二中讀書;1983年-1985年在豐望鄉付崖村務農;1985年-1998年被聘為豐望鄉政府電工;1998年-2000年擔任豐望鄉付崖村村民小組組長;2000年-至今擔任豐望鄉付崖村村主任。
付崖村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小山村,土地貧瘠,自然條件差,劉愛明在這個自然條件較差的山村村委主任崗位上,一干就是幾年。他以強烈的事業心和責任感,為群眾解憂解難,引導群眾脫貧致富,以自己的行動踐行著“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他堅持以人為本,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在建設環境優美、群眾安居樂業、富裕安康的社會主義新農村中,創先爭優,成為了新時代新農村建設的骨干力量。
從小從實做起,自覺融入群眾
自上任以來,劉愛明密切聯系群眾,積極宣傳黨的方針、政策,把自己當做一個農民,虛心向農民群眾請教,經常跟群眾嘮家常、談收成。劉愛明是個熱心的人,在走訪過程中,遇到誰家的電話壞了、電腦壞了、誰家需要農資信息,這樣的小事情,他都積極相助,群眾利益無小事,鄉親們生活上的小困難,就是他的大事情。在了解村情民意的基礎上,他積極參與村中各項事務,從基礎的會議記錄、檔案管理工作,計劃生育、低保評議工作,再到新農村建設的大工程。他時刻銘記各級領導對他的囑托,撲下身子,奮勇投身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浪潮中。
付崖道路硬化工程中,負責監理工作,為了使工程保質保量的完成,他總是起早貪黑。每天騎摩托車,在漫天灰塵、坎坷不平的道路上顛簸,在刺骨的寒風中,手腳凍得發硬,耳鼻凍得生痛。每天回家,他總是滿臉塵灰,渾身臟臭,疲憊不堪,倒頭便睡。在戶戶通自來水工程中,劉愛明用自己所掌握的知識,打申請、寫報告、搞測量、繪圖紙,正是他的努力工作,不僅為收入不多的付崖村節約了大筆的開支,還使工程保質量的趕在提前竣工,解決了群眾因工程影響交通的擔憂,贏得了群眾的一片贊譽。

堅持因地制宜,發展特色農業
在充分的調研后,劉愛明高瞻遠矚地提出了產業的發展方向:依托山多溝多的自然地勢,發展耐寒、耐旱、經濟效益高的蘋果產業,發展養殖業。2012年,劉愛明在豐望鄉雷神廟梁承包土地260畝,主要種植花牛蘋果,帶動高何、付崖兩村村民建起了優質果園。為產業發展規模化、正規化發展,建園當年與付崖5戶蘋果種植戶聯合申辦了清水縣愛明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隨后申辦了劉愛明家庭農場。為保障產業發展,籌集資金20余萬元,支付土地承包費和其它開支。目前,260畝果園長勢良好,預計2016年全面掛果,產值能達到30萬元。2015年,按照甘肅省電子商務產業發展規劃,在豐望鄉政府和縣商務局的大力支持下,開通了全鄉第一家電子商務網站,網站自開通以來,訂單如潮,產品熱銷上海、浙江、江蘇、陜西、山西、北京等地,產品質量得到消費者的好評。
為了發展付崖村的養殖業,解決養殖技術難題,曾四處考察學習。自擔任村主任以來,總是胸懷大局,服從管理,深入基層,了解村情民意,為群眾排憂解難,在圓滿完成組織交給的各項工作任務的同時,因地制宜的發展特色農業,引領農民群眾創業致富。身為一名村干部,他以自己真誠、細致的工作態度贏得了村民的信賴和支持,這也成為他工作的動力。一路走來,劉主任擔任付崖村村主任多年了,有苦有樂,有喜有憂,劉愛明說自己最大的愿望是到卸任后,不要讓群眾罵就滿足了。既簡單又困難的愿望,金杯銀杯不如百姓的口碑,劉主任這樣一個普普通通的主任,用實際行動踐行著共產黨員的誓言。
劉愛明充分發揮村干部的作用,更好的服務農村,促進農村經濟轉型發展,進一步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增加農民收入,劉愛民帶頭創立了清水縣愛明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劉愛明家庭農場。實踐證明,農業專業合作社把一家一戶小規模、低水平的傳統農業生產組織起來,通過統一種植,統一管理經營,實現規模效益,農業專業合作社是引領群眾致富的一條好路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