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十二五”時期是清水縣經濟總量增長最快、城鄉面貌變化最大、人民群眾得到實惠最多的五年。五年來,清水縣全面貫徹中央和省市委決策部署,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堅定不移實施“5551”發展戰略,圓滿完成了“十二五”規劃確定的主要目標任務,全縣呈現出全面深化改革有序推進、經濟社會蓬勃發展、社會風氣持續好轉、人民群眾安居樂業的喜人局面。“十三五”,清水縣牢牢扭住“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深入貫徹“五大發展理念”,始終遵循“八個并重”總體要求,提出了“14651”發展戰略,努力實現新跨越,開創新局面。為此,清水縣新聞媒體將開設【解讀全委會】專欄,深入解讀縣委、縣政府的重大決策部署和縣委十四屆十四次全委(擴大)會議精神,自我加壓、自我趕超,為努力開創清水崛起跨越發展新局面、譜寫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新篇章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
【解讀全委會】
“十三五”攜手共繪大美清水

1月24日,清水縣委十四屆十四次全委(擴大)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共清水縣委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建議》圍繞打造發展高地新形象,首次比較系統地提出建設大美清水,即:全面展現生態環境美、鄉村風貌美、公路風光美、富民產業美、城鄉干凈美、大眾創業美、居住環境美、平安生活美的大美清水新形象。

近年來,清水縣把生態建設作為一把手工程來抓,實行“三級書記”抓生態,促使生態化和循環化建設深入推進,全縣森林覆蓋率達到35.01%。先后榮獲“全國三北防護林建設先進縣”、“全省退耕還林建設先進縣”、“全國林改百強縣”和“全國生態文明建設先進縣”等稱號,走出了一條綠色、低碳、循環的科學發展之路,為建設大美清水奠定了堅實基礎。

“既要金山銀山又要綠水青山”,《建議》提出,堅持綠色理念,全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搶抓全市打造國家生態安全屏障綜合試驗區“南部基地”機遇,加快建設主體功能區,合理確定城鎮、農業、生態三類空間比例,狠抓造林綠化和生態環境綜合治理,確保“十三五”期間全縣新增綠化面積24萬畝,森林覆蓋率達到35.52%以上。

《建議》提出,要高標準建設以絲路追蹤、古跡探尋、風物攬勝、鄉村體驗、野外探險、水上漂流、柿子園觀賞等為主的牛頭河峽谷觀光旅游長廊,全力打造天藍、山青、水碧、人美的“迎賓畫廊”。要打好縣城北山萬畝綠化工程建設這一硬仗,抓好邽山生態園東擴西延和區域內節點建設,推進千棵大樹進城工程,努力把城郊北山建成縣城綠色屏障和綠化樣板,讓城市再現綠水青山。

加大環境治理力度,讓山更青水更秀天更藍,《建議》提出,要堅守生態底線,認真執行國務院“氣十條”、“水十條”、“土十條”規定,加大環境執法力度,嚴格落實環境影響評價和建設項目“三同時”制度,確保以最嚴的執法推動生態環境的持續好轉。

在促進資源節約高效利用方面,《建議》提出,按照“減量化、再利用、資源化”的原則,積極打造金屬冶煉、建材、綠色食品加工、中藥材加工四條循環經濟產業鏈,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嚴格控制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實現節能減排目標。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十三五”即將開啟。人們期待,綠色發展理念早日照進現實。即日起,讓我們攜手共繪大美清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