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初春時節乍暖還寒,涼風習習晴空萬里。
2月28日,記者沿著新修的柏油路,走進清水縣新城鄉蒲魏村,這里的新風貌令人精神為之一振,村民們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記者聽到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我們雖然是回族,可是漢民把我們當一家人,幫我們修路、建園,發展產業,我們打心里感謝他們。”
采訪中,記者了解到,蒲魏村是地處邊遠偏僻山區,是純回民村,全村185戶796人,貧困戶41戶193人。長期以來,這個村由于交通不便,自然條件差,群眾沒有致富產業,發展緩慢。群眾脫貧問題是清水縣扶貧攻堅中最難啃的硬骨頭,如何讓這里的老百姓同步脫貧?近兩年,清水縣大力實施聯村聯戶為民富民及精準扶貧差異化扶貧戰略,為蒲魏村打包扎捆給政策,給項目,集中攻堅,加快群眾脫貧,積極實施精準扶貧集中攻堅行動,率先啟動農村安全飲水、道路通暢工程、一事一議項目、梯田建設、干鮮果基地建設等惠民項目,受到當地群眾的一致稱贊。

回民村這幾年的精彩蝶變,有數據佐證:硬化巷道2.5公里、整修田間道路4條、梯田建設2233畝、精準扶貧個人發展型貸款8戶40萬元、新建蒲魏村陣地一處、積極扶持牛羊養殖戶10戶……
變“輸血”為“造血”,使這里的群眾對脫貧致富奔小康有了更大的信心。“精準扶貧5萬元貸款一到手,我拿出3萬元買了3頭牛,更可喜的是其中兩頭還懷著牛犢子里。”家住蒲魏村的精準扶貧戶馬成元難掩激動之情,樂呵呵地向記者說起了自己的開心事。由于牛價太高,多年來馬成元拿不出本錢,直到5萬元貸款的發放,讓他多年的愿望才變為現實。清水縣通過結對幫扶、科技幫扶、產業幫扶等多種形式,提高群眾脫貧致富“造血”功能,去年,縣上聯系鄉政府、鄉信用社精準扶貧個人發展型貸款40萬元,企業帶動型18戶90萬元、每年共分紅7.2萬元。

民生實事一小步,民族團結一大步。村主任黎建國對村里的變化感觸頗深:“回漢真是一家親啊,去年精準扶貧,縣上給我們回民村‘吃偏食’,給我們修路通水建學校、修梯田、建果園,村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相信,有各級組織的支持,有漢族同胞的幫助,加之群眾的自力更生,我們村一定能脫貧致富。”
藍圖早已繪就,規劃正在實施。在全面推進扶貧開發進程中,清水縣計劃利用3年時間,整合各類項目資金,確保到2017年底,蒲魏村的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6800元,與全縣其他鄉鎮一道整體脫貧。
如今的蒲魏村,通上了自來水、走上了硬化道路、建起了核桃園、陡坡地也變成平整的梯田田……(姬旺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