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環境美了,路燈亮了,道路寬暢了,渠道通到地頭了,文化廣場熱鬧了,村容村貌大變樣了,“一事一議”給我們議出了‘美麗新農村’”,這是筆者參加大陽鄉下渠村“一事一議”項目驗收時,村民張有福說的一段話。
在談到“一事一議”對新農村建設的作用時,大陽鄉財政所楊金平感慨的說:“一事一議”項目的實施,不僅推動了廣大農村民主議事、民主管理進程,而且讓全體村民適當籌資籌勞,親自參與建設和管理,克服了“等、靠、要’的思想,增強了村民發展意識和責任意識。同時,“一事一議”制度把群眾籌資籌勞與財政獎補結合,使國家財政資金起到“四兩撥千斤”的作用,極大的激勵了廣大農民和社會各方面力量建設美麗家鄉的積極性”。
“一事一議”,重在“議”字上做文章,保障群眾參與權、決策權、監督權。項目建設中,該鄉依托“村民議事會”,村里公益事業建什么、怎么建、建后怎么管,均由村民民主決策,按民主程序辦事。
大陽鄉閆莊村村民閆生華是一事一議項目的受益者。在談到實施項目的好處時,他高興地說:“這樣的議事方式就是好,真正實現了咱老百姓在村里當家做主的愿望。”大陽鄉今年共有11個村申報了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并全部召開了村兩委會和村民代表會議,通過群眾議論決定實施的項目,極大地提高了群眾的參與意識與主人公意識。
每天吃過晚飯,小陽村新建的新農村廣場上總會聚集一些廣場舞愛好者。“以前想跳沒地方,有時到鄰村的廣場上去,總感覺矮人一等,現在好了,我們村也有了的場地、設備,跳的更身體棒了、精神更足了!”談起變化,小陽村張娥英的興奮之情溢于言表。
近年來,大陽鄉把“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作為改善農村環境、促進農民增收、維護農村穩定的重點任務來抓,嚴格按照“村民自愿、量力而行、直接受益、民主決策、合理限額”的原則,在優先選擇廣大群眾反映最強烈、需求最迫切的項目的基礎上,把見效最快、群眾負擔最少、受益最大的項目作為建設重點。2013年以來,大陽鄉實施“鄉村連片治理”試點項目,全鄉共實施“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14個,總投資558萬多元,其中爭取財政獎補資金488萬多元。全鄉新建村內道路22公里,項目直接受益群眾1萬多人。“一事一議”財政獎補項目的實施,極大的改善了群眾的生產生活條件和農村貧困面貌,加快了新農村建設步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