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清水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科技工作,緊緊圍繞“科教興縣”戰略,積極營造創新環境,強化科技服務,打造大眾創新創業平臺,加速科技成果轉化,科技創新取得了顯著成效,全面助推了縣域經濟的快速發展。

“十二五”以來,自主創新能力明顯增強,全縣共組織實施各類科技項目54項,取得省、市、縣級各類科技創新成果78項,實施工業技改項目17項,開發工業新產品35項。科技示范推廣工作成效顯著,示范推廣農業新技術110項、新品種175個,發展科技示范戶612戶。全縣完成星火骨干培訓1.8萬人(次),普及型科技培訓16.3萬人(次)。科技合作交流日益活躍,全縣與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甘肅農業大學等13個大專院校、科研院所開展了科技合作,實施院地院企科技合作項目21項。專利申請力度逐年加大,全縣專利申請費用成功資助申報專利103項。科研機構和科技隊伍日益壯大。科技特派員精準扶貧成效顯著。科技創新發展環境進一步優化。創新創業培訓有新突破,結合電商精準扶貧,積極推進全縣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清水縣眾創空間先后入駐集群e家等企業和技術團隊7個,培訓科技明白人、大學生村官及社會創業青年共16期1660多人次。被省科技廳等8部委認定為首批“省級眾創空間”。

清水縣科技創新引領經濟快速發展。推動全縣林果產業不斷提質增效,使干鮮果面積達到48萬畝,新增產值3000多萬元。創建國家級蘋果標準化示范園1處,省級蘋果標準化示范園16處,推廣防霜機、防霜窯、太陽能殺蟲燈等新技術26項,引進名優特新品種29個。帶動以糧食、中藥材、油料、大麻為主的農業增產2205萬公斤,增值4560多萬元。推廣新品種試驗5大類115種,推廣全膜小麥、設施蔬菜、小拱棚半夏、雙壟脫毒馬鈴薯等新技術4項32種,累計推廣測土配方施肥面積382萬畝。使全縣畜牧產業增收5600多萬元,發展各類標準化養殖小區142個,培育規模養殖戶13501戶,引進德國維斯法利亞并列式擠奶機等設備新技術35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