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10日,參加清水縣第十七屆人大代表培訓班的160余名縣人大代表,先后深入永清、白沙、秦亭、山門、隴東、郭川、金集、賈川等鄉鎮及縣一中,實地觀摩了美麗鄉村建設、林果產業發展、精準扶貧、文化旅游以及特色教育等全縣重點項目建設和鄉鎮“人大代表之家”建設情況,親身感受全縣經濟社會崛起跨越發展的“加速度”和日新月異的新變化。
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清水縣委書記劉天波,縣委副書記張濤,縣委常委、紀委書記馬利民,縣委常委、永清鎮黨委書記張煒,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趙愛平、畢德祥、劉志偉、周建新一同參加觀摩活動。

縣人大代表先后實地觀摩了張楊村、趙堯村、旺興村、玄頭村、朱灣村、高灣村、董灣村等部分鄉鎮美麗鄉村建設和精準扶貧工作,詳細了解了各村新村規劃、設計和產業發展情況。一棟棟嶄新的小別墅,一條條整齊干凈的水泥路,代表們邊走邊看,對全縣美麗鄉村建設工作取得的成績贊不絕口。近年來,全縣堅持“以政府為主導、鄉鎮為主體、部門全力配合、群眾主動參與”的工作思路,整合各類資金,探索出了6種新農村建設模式,累計建成174個新農村,近4.5萬戶18萬余群眾“住上了新房子、過上了好日子”。并積極搶抓全省開展以千村美麗、萬村整治、水路房全覆蓋為主要內容的農村人居環境集中改善行動和建設國家生態安全屏障綜合試驗區的機遇,一手抓農村新村新居建設,一手抓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在農村環境綜合整治上推行了 “三筐一桶”保潔新途徑,在具體工作上走出了“六抓六促”新路子,在加快農村發展上,收到了“美麗鄉村展新顏、邁出小康新步伐”的良好成效。

在山門鎮玄頭村、隴東田灣村、朱灣村、郭川宋川村等地,縣人大代表詳細了解了全縣林果產業發展及后續管理情況。目前,全縣已累計發展干鮮果55.6萬畝,其中核桃44.9萬畝,蘋果等10.7萬畝。近年來,清水縣緊緊圍繞建設全省核桃大縣和建設60萬畝干鮮果基地的目標,把“人均兩畝園、收入上萬元”作為產業發展的總目標,突出抓精品、辦亮點、搞示范、齊帶動,大力發展特色產業拓寬致富渠道,經過近年來的發展,呈現出了村村有產業、戶戶有果園的喜人局面,建成了一批果樹專業鄉村,培育形成了“清水核桃”、“花牛蘋果”等一批農特產品品牌,干鮮果成了名副其實的“鐵桿莊稼”,果品產業已由傳統的粗放型管理向科學的精細型經營轉變,其生態、經濟和社會三大效益日趨彰顯。

當天,人大代表們還對縣一中、張楊小學、金集鎮中心幼兒園建設情況進行了現場觀摩,重點就鞏固教育發展基礎、著力抓好職業教育、加強教師隊伍建設等問題進行了詳細的了解。扶貧必扶智,治貧先重教。辦好教育不僅是給每個孩子創造平等接受教育的機會,也是扎實推進教育精準扶貧,阻斷貧困代際傳遞,幫助貧困家庭致富奔小康的長遠之舉。近年來,清水縣堅持教育優先發展戰略,將“教育質量大突破”列為全縣發展首位,對全縣教育事業極大重視,順應發展所需和民心所向,營造了良好環境和濃厚氛圍,全力推進了教育質量大突破進程,教育優先發展戰略牢固樹立,尊師重教氛圍日益濃厚,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升。

觀摩中,劉天波希望各位人大代表、各鄉鎮要進一步增強脫貧攻堅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結合實際,整合資源,發揮優勢,積極探索創新經營模式,努力培育壯大富民產業;加強產業技術指導,做好智力扶貧,引導農戶科學種養,確保產業健康發展;進一步加大扶貧工作力度,及時總結扶貧工作經驗,探索建立扶貧工作新機制,打好扶貧攻堅“組合拳”,不斷拓寬扶貧渠道,幫助貧困戶早日脫貧致富。

(現場觀摩核桃園后續管理)

(參觀新農村建設)

(觀摩“人大代表之家”建設)

(在縣一中觀摩)

(張楊小學校園建設)

(永清鎮張楊村美麗鄉村建設)

(賈川鄉董灣新村)

(白沙鎮馬溝新村)

(秦亭鎮趙堯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主題長廊)

(金集鎮中心幼兒園)

(隴東鄉朱灣村園長制果園后續管理)

(隴東鄉趙峽村文化廣場)

(郭川鎮趙那村級文化中心建設)

(郭川鎮趙那村級文化中心建設)

(村級“人大代表之家”建設)

(郭川鎮高灣村美麗鄉村建設)

(郭川鎮宋川村蘋果園管理)

(永清鎮張楊村生活垃圾分類處理)

(“三筐一桶”保潔新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