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水古稱上邽,以“清泉四注”而得縣名。位于甘肅東南,天水東北,渭河上游,東鄰陜西省寶雞市,南接天水市麥積區,西靠秦安縣,北與張家川回族自治縣相連。全縣總面積2012平方公里,總人口33萬,其中,農業人口30.2萬。現轄10鎮8鄉、260個行政村1028個自然村、1118個村民小組。

清水地理位置優越,素有關隴要沖、隴坂屏障、絲路咽喉之稱。距今寶蘭高鐵天水南站、連霍高速、十天高速50公里。天平鐵路、莊天二級公路貫穿全境。既是“羲軒桑梓”甘肅的東大門、也是天水市連接平(涼)慶(陽)、關中地區的“橋頭堡”。

清水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文化和生態旅游資源豐富。是中華人文初祖軒轅黃帝誕生地,秦統一中國發祥地,西漢名將趙充國的家鄉,古絲綢之路陸上重鎮。自公元前688年秦武公置邽縣至今,已有長達2700多年的建縣史。始祖文化、先秦文化、漢唐文化、宋(金)元文化積淀豐厚,縣城北側的李崖遺址被國家文物局列為2011年全國重大文物考古發現第13位。作為甘肅省華夏文明傳承創新區和絲綢之路尋根朝覲游的重要組成部分, 軒轅故里、非子封邑、充國家鄉、清水溫泉、生態花園、隴上鄉村等文化生態旅游品牌獨具魅力,尋根祭祖游、休閑問俗游、溫泉康體游、隴上鄉村游、森林生態游等旅游線路和軒轅谷、花石崖、軒轅湖公園、邽山生態園等旅游亮點獨樹一幟。

清水自然資源豐富,特色產業鮮明,發展成果喜人。全縣耕地總面積129萬畝,有林地104萬畝,森林覆蓋率35.01%,已勘明各類礦藏20多種,土地資源、水資源均為天水市之最,清水薄皮核桃、花牛蘋果、清水半夏、野生沙棘、中藥材等農特產品,以及名列全國十三大名泉之一的湯浴溫泉,被譽為“中國一絕” 的龐公玉石等自然資源,具有廣闊的開發前景。近年來,以核桃、蘋果為主的干鮮果縣域經濟首位產業蓬勃發展,畜牧、蔬菜、中藥材、勞務等特色優勢產業穩步推進,全省核桃大縣、牛羊大縣、高原夏菜重點縣、全國設施半夏標準化生產基地建設不斷取得了新的成果。已建成干鮮果園51.6萬畝,畜禽飼養量達到459.16萬頭(只),年均種植蔬菜10萬畝、中藥材5萬畝、輸轉勞務7萬人。同時,大力發展以新型能源、酒飲食品、農副產品加工為主的新型工業,天河酒業、華盛農業等龍頭企業的白酒、沙棘汁、核桃露等系列產品暢銷省內外。全力推進“六城聯創”,持續打造西部最佳宜居宜業宜游城市,招大商、大招商的政務環境、法治環境、人文環境、生態環境日益凸顯。既是備受關注的全國文明城市提名縣、全國文化工作先進縣、全國生態文明建設先進縣、中國溫泉之鄉、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甘肅省軒轅文化之鄉,也是首屆甘肅縣域經濟十大活力縣之一。

(軒轅湖夜景)

(碑林)

(軒轅宮)

(花石崖)

(西秦腔傳奇歌舞劇《軒轅大帝》)

(清水蘋果)

(清水核桃)

(清水縣北山胸衣草種植)

(張呂牧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