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3日上午,政協清水縣第九屆委員會第二次會議隆重開幕,縣政協副主席曹鳳娥受政協清水縣第九屆委員會常務委員會委托向大會作了提案工作報告。
報告指出,政協清水縣九屆一次會議以來,全體政協委員和政協各參加單位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和使命感,緊緊圍繞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生態環境保護、脫貧攻堅、民生工程等重大問題,積極建言獻策,共提出提案150件,經審查立案131件,其中集體提案7件,委員個人或聯名提案125件。截止目前,所立提案全部辦復完畢,提案辦復率達100%,其中的許多意見建議被采納并體現到縣委、縣政府的決策部署、措施落實或部門的工作之中,為保持經濟持續平穩健康發展,促進民生改善和社會和諧,推進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建設做出了積極貢獻。
圍繞精準扶貧精準脫貧、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委員們積極獻良策,促進了一些重點難點問題的解決。委員們緊緊圍繞脫貧攻堅獻計出力,提出提案35件。其中關于加強農村公路管理、加強道路綠化發展全域綠色通道和2013年以來建成的通暢工程予以加寬改造的提案,縣交通運輸局高度重視,以“四好農村路”建設為目標,及時成立了縣、鄉、村農村公路管理養護機構,組建了150名公益性崗位養護隊伍,加強公路養護,使公路完好率達98.6%,清水縣被授予全國、全省第一批“四好農村路”示范縣稱號。關于加大危房改造力度補齊脫貧攻堅短板和在精準扶貧中優先實施教育扶貧的提案,得到政府相關部門的重視,所提意見建議在全縣《精準扶貧“1+19”實施方案》等文件中得到充分體現。
圍繞農村支柱產業培育發展、保護生態環境等重大問題,委員們通過政協提案,獻計獻策,盡助推之力。政協委員們圍繞轉變經濟發展方式、調整產業結構、加快重點項目建設,增強縣域經濟實力積極議政建言,提出提案29件。其中,關于加強全縣干鮮果園管理、培育農民增收后續產業的提案,縣政府予以采納,通過實施“四跟四走”的產業發展模式,大力培育以干鮮果為主的農戶扎根性產業,統籌推進特色農業、畜牧、電商、旅游、勞務、光伏、構樹等富民產業的提質增效,為農戶致富奠定了基礎。關于爭取縣城北山梁萬畝蘋果核桃供水工程立項、加強農田水利灌溉設施的提案,縣水務局認真辦理,積極爭取項目,實施了涉及永清鎮蘇屲村、常楊村,紅堡鎮后川村、安坪村的高效節水灌溉工程,現已建成投入使用。關于加快發展連翹等特色中藥材產業、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培育全縣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的提案,縣政府相關部門積極辦理,通過招商引資,整合項目資金,科學規劃,在核桃園套種連翹6.8萬畝,純種1.5萬畝,進一步培育壯大富民產業。關于加強牛頭河上游生態林保護、整治河道污染源的提案,縣政府在出臺《清水縣全面落實河長制實施方案》中予以采納,建立了由環保、水務、國土等部門及各鄉鎮聯防聯控的工作機制,靠實責任,整合力量,加強了對城鄉河道污染源的日常監管。關于做好城區綠化創建文明城市的提案,縣住建局在牛頭河風情線、車道隔離帶等城區節點完成綠化116022平方米,美化了城區環境。
圍繞教育、旅游、衛生等事關民生的重大問題,委員們積極建良言,促進了民生實事的落實。委員們始終關注文化旅游、教育衛生等各項社會事業的發展,提出提案28件。其中關于整合旅游資源規劃精品線路促進全縣旅游業發展、突出各鄉鎮文化特色舉辦各類文化節推進農產品銷售的提案,縣文廣局、旅游局采納委員意見,積極爭取項目,以邽山生態園、全民健身公園等項目為重點,指導各鄉鎮新建了獨具特色的節點景觀工程,打造以軒轅文化為名片的旅游特色品牌,全力推進了文化與旅游深度融合。關于提高全縣高中教育質量打造隴上名校實現教育強縣目標的提案,縣教體局高度重視,多渠道為一中、六中選調專業教師,解決了兩所高中緊缺學科教師。同時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探索高效課堂模式,營造了全縣科研興教科研強校的濃厚教學氛圍。關于加強村醫后備力量建設、解決中醫技術人才短缺的提案,縣衛計局認真辦理,積極引進專業技術人才,并向省衛計局爭取定向培養村醫指標30名,分5期完成,同時對現有的村醫開展了多層次知識技能培訓,推進了農村醫療衛生事業的健康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