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17年,清水縣委、縣政府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甘肅重要講話和“八個著力”重要指示精神,緊盯全面小康總體目標,聚焦脫貧攻堅核心任務,團結帶領全縣干部群眾,積極應對新挑戰,努力實現新作為,全縣經濟社會呈現持續健康發展的良好態勢。縣屬新聞媒體開設【回眸2017】專欄,總結成績、凝心聚力,為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營造良好的輿論氛圍。
【回眸2017】
清水:“四通八達奔小康”正在加快實現

2017年,清水縣堅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農村公路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始終將“四好農村路”建設作為打贏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要載體,按照“大規劃引領、高標準建設、新機制管養、規范化運營”的思路,突出深度貧困片帶,兼顧富民產業發展,著力推進以莊天二級公路、清水縣城至社棠公路等為主的骨干通道建設和通村暢鄉的農村公路建設,積極創新實施公益性崗位養護、建設交通綜合服務中心、推行“路長制”管理制度、規范化建設鄉鎮管理所等農村公路養護管理方式方法,全縣18鄉鎮260個建制村全部通瀝青(水泥)路,農村公路列養率達100%,“四通八達奔小康”的夢想正在加快實現。全縣被交通運輸部授予“四好農村路”全國示范縣稱號,被省交通運輸廳命名為全省第一批“四好農村路”示范縣。

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全面推進,全年共實施各類交通項目15項,總投資36251.65萬元,完成投資31130.65萬元,項目建設和前期工作均衡推進,交通服務脫貧攻堅成效顯著。S529清水縣城至社棠公路清水段34.3公里開工建設,總投資8373萬元,完成投資5550萬元,拉開了全省路網規劃調整后我縣境內普通省道改造的序幕。實施農村公路項目7項,新(改)建農村公路(含涉農資金整合)296.81公里、安全生命防護工程72.7公里、橋梁1座46.04延米,總投資20613.15萬元,完成投資20278.15萬元。實施X446溫桐公路養護維修工程,全長10公里,完成投資1500萬元。建設精準扶貧橋梁5座399.32延米、自然村砂化村組道路60條123.5公里、永清鎮雙場村至草川鋪鎮腰林村旅游砂化道路11.6公里、郭川鎮高灣村萬畝蘋果示范基地砂化產業路13公里等扶貧項目4項,完成投資2827.5萬元。

農村公路養護得到全面加強。堅持把農村公路養護作為“四好農村路”建設的主抓手和支撐點,突出政府主導,創新養護模式,走出了一條具有清水特色的農村公路養護新路子。全面開展農村公路管理所和村級養護組織規范化建設,推行縣農村公路養護站統籌指導、鄉鎮農村公路管理所落實推進、公益性崗位人員巡查管護、養護班長常態監督、村養管小組應急聯動的“五級聯動”養護長效機制。成立了18鄉鎮農村公路管理所,落實農村公路養護公益性崗位150,260個行政村村級養護隊伍達1563人,強化了組織保障。落實養護資金700萬元、“以獎代補”基金86萬元、公益性崗位工資154.8萬元,落實了通村公路日常保潔資金,全面提升了道路通暢和應急保障水平。培訓鄉村養護人員4期200人次,集中開展了為期15天的農村公路養護活動,累計投入資金143.4萬元,全面提升了道路通暢和應急保障水平。大力開展了“最美農村路”、“最美養護工”暨“四好農村路”工作先進集體和個人評選活動,通過示范引領、典型帶動,引導全民參與,全民養護。

農村公路管理機制持續完善。堅持把農村公路管理作為鞏固建設成果的著力點和突破點。全面縣鄉村三級“雙路長”工作機制,促進了農村公路建管養全覆蓋,營造了“暢、潔、綠、美、安”的農村公路環境。依托“五位一體”鄉鎮區域性交通綜合服務中心,充分發揮區域性路(運)政執法基地的作用,積極推行道路運政和路政管理綜合執法,創建了農村公路全面發展新模式。以“四好農村路”建設為抓手改善農村人居環境,開展農村公路路域環境衛生整治,提升了公路交通綜合服務水平。全面堅持依法治路,完善農村公路路政管理體系,開展常態巡查的路政“四級分工”負責機制,實現了依法治路全覆蓋。

運輸保障服務水平全面提升。堅持“城鄉統籌、以城帶鄉、城鄉一體、客貨并舉、運郵結合”總體思路,加快道路運輸樞紐建設,一級客運汽車站項目進展順利;依托鄉鎮區域性交通綜合服務中心,切實發揮鄉鎮汽車站的作用,積極推進村村通班車,行政村通班車率達96%。

(產業路建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