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又黄又爽又猛的免费视频播放-国产又黄又爽视频免费观看-国产又黄又湿又刺激不卡网站-国产又黄又a又潮娇喘视频-亚洲国产美女福利直播秀一区二区-亚洲国产乱码在线精品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新聞中心>>天水新聞>>清水>>正文
國家能源局定點幫扶清水縣工作成效顯著(圖)
(2018/2/2 17:03:00)  來源:清水縣委外宣辦  打印本頁

  2012年,清水縣被確定為國家能源局定點扶貧縣以來,國家能源局高度重視定點扶貧工作,堅持看真貧、扶真貧、真扶貧,2014年開始連續四年印發了年度《定點扶貧與對口支援工作要點》,從資金、項目、技術、理念以及派駐掛職干部等方面全方位給予扶持和幫助,全力協調甘肅省發改委、甘肅能源監管辦、國網甘肅省電力公司推進光伏扶貧、能源項目、電力基礎設施、干部培訓、教育扶貧等一系列重大項目建設,有力推動了清水縣脫貧攻堅和經濟社會發展。

(清水330千伏輸變電工程建設現場)

  電網升級改造進展良好。自2012年以來,在甘肅能監辦、省市電網公司的高度重視和大力支持下,累計投資2.64億元用于全縣電網升級改造,其中:投資458萬元的2017年農網升級改造項目去年竣工,新建和改造10千伏線路4.04公里、0.4千伏線路16.3公里,戶表改造154戶;投資79.69萬元涉及6鄉鎮9村的精準扶貧自然村動力電覆蓋工程于2015年底全面完成,比全省提前半年實現動力電全覆蓋;投資1.5億元的寶蘭客專清水330千伏輸變電工程于2016年4月開工建設,2017年6月中旬投運;投資2827萬元的白沙110千伏輸變電工程,國網甘肅省電力公司2017年9月完成可研批復并列入甘肅省2018年110千伏電網儲備專項工程;小康電示范縣建設項目正在積極推進之中。

(華博智源20兆瓦光伏扶貧電站)

  光伏扶貧工作有序推進。2015年200戶分布式光伏扶貧試點項目于2016年2月正式并網發電,累計發電123.02萬千瓦時、電費收益96.21萬元(戶均收入4810.67元);2016年617戶戶用分布式光伏扶貧項目于2017年6月底前并網,累計發電量78.96萬千瓦時,上網電量70.23萬千瓦時,累計電費收益21.62萬元,補貼收益33.16萬元,戶均收益888元。總投資1.8億元的華博智源20兆瓦光伏扶貧電站項目于2017年6月30日并網;總投資2.05億元的國家電投清水30兆瓦光伏扶貧電站項目,國家能源局2017年8月列入扶貧指標,春節后將開工建設,今年6月30日前建成并網。

  授課培訓及教育扶貧持續助力。過去兩年,國家能源局組織首都經貿大學等院校7位專家來縣開展了授課活動,圍繞經濟、金融、文化、鄉村旅游與農村發展、能源、設施農業等主題培訓干部群眾1500多人; 2017年4月下旬安排我縣6名鄉鎮干部赴山東壽光進行光伏扶貧、蔬菜產業建設、新農村建設等培訓活動;國家能源局積極協調中石油蘭石化公司投資385萬元援建百家中心小學教學樓1棟,配套了電腦、課桌凳等教學設備,于2015年8月投入使用;過去三年,國家能源局協調每年組織10名華北電力大學學生赴我縣開展為期10天的支教活動;近三年每年組織我縣20名貧困家庭中小學生赴北京開展游學活動。

(永清鎮常楊村分布式光伏扶貧項目建設)

  支持項目建設成效顯著。在國家能源局的關懷下,2015年省發改委將清水縣確定為扶貧聯系縣,清水上報的項目,符合投資政策,優先安排。2015年以來,省發改委每年安排1000萬元專項資金扶持我縣城鄉供水工程、光伏扶貧、果園套種中藥材、貧困戶衛生廁所和全民健身公園項目建設。2017年,清水縣向省市發改部門共爭取落實各類項目19項,下達中央及省市建設資金2.08億元,有力帶動了投資持續增長。

  全面完成脫貧攻堅規劃編制工作。國家能源局、省發改委、甘肅能監辦悉心指導清水縣完成《國家能源局定點扶貧與省直單位融合推進清水縣脫貧攻堅規劃》編制工作,2016年12月,由國家能源局綜合司和甘肅省人民政府辦公廳聯合印發,清水縣提出了年度主要工作目標任務、重點推進項目,并全部分解到部門和鄉鎮,目前正在按計劃實施。

  派駐掛職干部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國家能源局自2014年初先后派駐翟廣偉、周倜、許真3名優秀青年干部赴清水縣掛職,聚焦國家能源局定點扶貧及重大項目建設工作,通過橫向縱向的積極銜接,在能源項目建設、光伏扶貧、農網改造、精準扶貧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充分發揮了橋梁紐帶作用,體現了掛職干部學識淵博、理念先進、思路開闊、能力突出、作風扎實的優良品質,為清水縣脫貧攻堅和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突出的貢獻。

攝影相關圖片
雪落鳴沙山月牙泉(圖) 航拍:雪落武當(圖) 雪后初霽天水湖,分外妖嬈! 雪后初霽凈土寺,分外妖嬈! 雪后初霽仙人湖,分外妖嬈! 一場大雪,讓天水穿越到了2700年 天水人因為2018年的第一場雪耍美 天水迎來2018年的第一場雪(圖) 震撼航拍:這樣的安徽第一次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