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又黄又爽又猛的免费视频播放-国产又黄又爽视频免费观看-国产又黄又湿又刺激不卡网站-国产又黄又a又潮娇喘视频-亚洲国产美女福利直播秀一区二区-亚洲国产乱码在线精品

 您所在的位置:首頁>>新聞中心>>天水新聞>>清水>>正文
【我們村的第一書記】倪彥斌:不讓一個貧困群眾掉隊(圖)
(2018/4/27 22:16:32)  來源:清水縣委外宣辦  打印本頁

  新思想引領新時代,新使命開啟新征程。黨的十九大報告專門對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再次部署,并提出奮斗目標和明確路徑,為我們下一步打贏脫貧攻堅戰指明了方向。奮戰在清水大地脫貧攻堅一線的廣大黨員干部中,有這樣一群人,他們位于改革發展的主戰場、維護穩定的最前沿、服務群眾的第一線,他們在基層黨組織建設和脫貧攻堅中唱著主角,他們就是派駐在農村的“第一書記”。 近日,清水縣屬媒體開設【我們村的第一書記】專欄,專題采訪報道他們的先進事跡和典型經驗,激勵全縣廣大黨員干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把思想統一到黨的十九大精神上來,把力量凝聚到黨的十九大的決策部署上來,擼起袖子加油干,瞄準目標撲下身,鼓足信心與干勁,在脫貧攻堅新征程上持續發力,努力開創新時代清水各項事業發展新局面。

  【我們村的第一書記】

倪彥斌:不讓一個貧困群眾掉隊

  產業興則經濟興,產業富則百姓富,以產業為“馬”,拉致富之“車”。4月初,乍暖還寒,清水縣白駝鎮楊坪生地灣人頭攢動,到處呈現出一派“人勤春早正當時,擼起袖子加油干”的喜人勢頭。

  迎著習習春風,縣扶貧辦派駐白駝鎮楊坪村第一書記倪彥斌正在開著拖拉機帶領村兩委干部和鄉親們一塊實施果園后續管理工作。

  楊坪村轄楊坪、盤道、蘆窯、李家4個自然村263戶1091人,耕地面積3412畝,2017年底,貧困發生率從12.28%下降至10.08%。目前還有27戶110人未脫貧,農業基礎條件弱、產業化程度低、群眾居住條件差、思想觀念落后,是清水縣西部鄉鎮典型深度貧困村之一。

  去年9月,倪彥斌被調整到白駝鎮楊坪村擔任第一書記、駐村幫扶工作隊隊長,半年多來,倪彥斌牢記組織重托,迅速轉變角色,帶著讓群眾摘掉窮帽的責任和決心,駐進了大山深處的楊坪村,俯下身子,扎根農村,從基礎設施到產業發展,從環境整治到美麗鄉村,這片沉寂許久的土地如鳳凰涅槃,悄然發生“蝶變”。

  村里的老百姓都親切地稱他為“駐心”書記。

  了解村情民意,讓干群關系“連”起來

  萬事開頭難,在倪彥斌上任的第一天,就遇到了困難。倪彥斌說:“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到村報名的第一天,天還下著小雨,花了一個多小時才從城里趕到村上,整個村里到處坑坑洼洼、泥濘不堪,連走路的地方都沒有,一路走來,發現村內多處有滑坡隱患,直接影響到群眾安全,看到這些,感覺到了自己身上背負的責任和壓力非常大!

  面對困難,倪彥斌并沒有退縮,反而更加堅強了起來,看著眼前略顯凋敝的小山村,他暗下決心,要為群眾多辦實事、辦好事,切實解決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帶領群眾早日脫貧致富,過上好日子。

  有人說,當第一書記,最難的就是取得群眾的信任。可是倪彥斌不這樣想。他說:“我們來到村里,只要傾心為民辦實事,把村民當作親人,就一定能成為與鄉親們‘最親近的人’!

  為了摸清村里的情況,入村之后,倪彥斌馬上與村干部交談,了解村情,實地查看村容村貌,開始走訪調研,重點對歷任村支部書記、老黨員和困難群眾進行了走訪,充分聽取他們的意見,弄清困擾村里發展的瓶頸在哪,老百姓的呼聲在哪。

  村支部書記高元喜說:“倪書記剛來,工作非常認真,每一戶都不錯過,挨家挨戶走訪,了解的很詳細,在他的每一個筆記本上,一個個普通的姓名、一句句樸實的話語,記得密密麻麻,有的還圈圈點點,有的還畫了草圖。”

  惟有如此,才對得起組織的信任,對得起楊坪村民的期盼,對得起“第一書記”這個稱謂。

  倪彥斌高興的說:“經過半年的走訪和努力,我摸清了村內、戶內的全部情況,針對村內存在的問題我列出了清單,制定了幫扶措施,一項一項抓好落實,為群眾辦了好多實事,群眾也慢慢的信任我了,脫貧的信心更加堅定。”

  在他的民情日記本上,我們可以看到詳細記錄著各家各戶的人口、耕地、收入、上學等方方面面問題,有些問題已經得到了解決,有些問題還正在開會商量中,分析問題根源,尋求解決途徑,等等。從這些記錄可以到他可是下足了功夫,卯足了干勁,做到了底數清、情況明,不斷拉近了與群眾的感情,為開展工作奠定了堅實基礎。

  改善基礎設施建設 讓村子“靚”起來

  充分掌握了情況之后,倪彥斌立刻從群眾反映最強烈、最迫切的事情入手,舞好入村三板斧。

  護坡、文化廣場、小巷道硬化都是村民們最集中反應的問題,了解到這一情況后,倪彥斌積極協調資金,爭取到98萬元的項目支持,其中48萬元修建了383.4米護坡,50萬元用于光伏電站建設。目前已經修建完成,有效保護了危房改造集中安置點群眾住房和出行條件,而且改善了村內環境。

  楊坪村村民趙彥青說:“以前每到下雨天,心里不踏實,總擔心滑坡了,晚上都不敢睡覺,倪書記來了之后,給我們修了護坡,現在再也不擔心滑坡了,住著踏實的很。”

  除了爭取的項目外,倪彥斌還積極協調縣上、鎮上,對楊坪自然村實施了巷道硬化1380平方米,硬化通村路800平方米,新修清秦路至盤道舊村砂化路1條3公里,改造危房2戶,新建村幼兒園1所,新建楊坪自然村文化廣場1處400平方米、文化舞臺1處60平方米,楊坪新村文化廣場1處600平方米、文化舞臺1處90平方米,安裝健身器材4套,新建垃圾池5個,垃圾填埋點2個,綠化1500平方米,新修文化長城墻350米,安裝太陽能路燈2盞,通過這些項目的實施,楊坪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楊坪村村民高定國說:“以前我們村就沒有文化廣場,巷道也沒有硬化,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現在巷道也硬化了,廣場修好了,日子過的一天比一天好了!

  住上新房子,就是過上好日子。楊坪村村民趙銀卯說:“幾年前,我們村很偏僻,山上的房子很破舊,進村的路跨溝翻山很難走,村里吃水也要人擔牲口馱,條件確實很差,信息閉塞,交通很不方便。但是經過這幾年的發展變化,新農村建設拔地而起,我們搬了下來,住上了新房子,交通方便了很多,孩子上學問題也得到了解決,心里就一個字‘好’。”

  從“外來戶”到“主心骨”,從“摸調門”到“定調子”,從“有點隔”到“被認可”,從“有點難”到“一片天”, 貧困面前,“第一書記” 有勁頭,貧困群眾才有盼頭。

  村民高帶田拿著蜂巢高興的說:“我家有6箱土蜂,去年賣了六千多元,倪書記今年又幫扶了10箱蜜蜂,幫建了牛棚,還硬化院子、改廁,我都有些忙不過來了。”

  這些實實在在的變化,讓群眾由最初的觀望,到后來跟著倪彥斌一起干,再到如今盼著倪彥斌想出新點子。群眾最服氣的,是他渾身上下散發的正氣和干勁兒,覺得他代表的就是共產黨員的形象。

  打造富民產業,讓村子“富”起來

  發展產業是鏟除貧困窮根的“良方”,入村以來,倪彥斌一直在思考,如何為村民的增收建立長效機制。經過權衡利弊、收益測算和風險評估,最終決定利用當地豐富的太陽能資源優勢,積極爭取50萬元建設60千瓦集體光伏電站項目。

  為了盡早讓項目并網發電、產生收益,倪彥斌和村兩委干部記頂著烈日酷暑,一手抓工程質量,一手抓工程進度,始終堅持高標準規劃、高質量建設,不斷加快建設步伐,預計今年年底并網發電,投入使用。

  楊坪村黨支部書記高原喜說:“我們村村集體經濟匱乏,一直是村上的短板,通過倪書記的協調,從去年11月開始建設光伏發電站,現在已經完成了光伏板的安裝,預計年收入達4.5萬元,進一步壯大村集體經濟。”

  除了分布式光伏,倪彥斌還結合村里傳統種植習慣,對村上歷年栽植的1000多畝核桃園進行了管理,套種了連翹,希望增加群眾的收入。

  楊坪村村民高曉周說:“倪書記給我們免費提供了地膜,率先垂范、現場指導、現場培訓,一遍又一遍講解果樹的修剪、覆膜、施肥等管理方法。作為年輕干部,能撲下身體,和我們一起同吃同勞動,讓我們更有脫貧致富的信心了!

  倪彥斌說:“每一個群眾的管理水平不一樣,只有反復講解、反復指導、反復示范,讓他們每一個人都學到管理技術,早點收益!

  針對楊坪村海拔高的問題,倪彥斌還利用該村森林覆蓋率高和原來有養殖蜜蜂的傳統優勢,動員4戶有養蜂經驗的貧困戶優先發展中蜂養殖,示范帶動其他貧困戶發展養蜂,計劃到明年發展到40戶左右,進一步拓寬他們的增收渠道。

  強化技能培訓,讓貧困戶增收有“術”

  圍繞精準扶貧抓好技能培訓,拓寬當地農民就業渠道,是開展精準扶貧的關鍵措施之一,也是幫助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有力途徑。外出務工的農民懷揣技能證書走南闖北,無疑是一張介紹和推銷自己的名片。

  楊坪村村民王曉麗說:“以前在外打工,沒有技能,工資低,去年臘月通過倪書記的協調,參加了鎮上的家政服務培訓,拿到了證書,打算到外面打工,持證上崗,增加收入!

  同樣,在楊坪村王秀玲家里,我們看到了她參加培訓后自己制作的絲網花,非常漂亮。她說,去年6月份參加了縣上組織的精準扶貧隴原巧手培訓班,學會了絲網花制作,現在可以白天干活,晚上坐在炕頭上制作絲網花,干活掙錢兩不誤。

  筆者采訪時還了解到,像王秀玲一家一樣,參加完清水縣人社局、農業局、婦聯等單位舉行的一系列的培訓后,學到一技之長的群眾目前已越來越多,其中有修剪果樹的,也有電焊工、抹灰工等等,具有很強的實用性。

  推進技能脫貧,必須從發展實際出發,把扶技的著力點放在就業上,才能讓貧困戶脫貧有“術”,倪彥斌說。

  十九大提出了鄉村振興,但關鍵在人,要讓農民成為一種讓人向往的職業,造就懂農業、愛農村的職業農民,這將是振興鄉村的生力軍。懂農業,方能知輕重;愛農村,方能守初心。鄉村振興戰略靠一批真正懂農業、愛農村的人去落實,這樣的農村才更美麗、更文明、更和諧。

  倪彥斌說:“今年,我將繼續統籌駐村的各支力量,大家擰成一股繩,不放松、不停頓、不懈怠,按照“聚焦再聚焦、精準再精準”的要求,在對27戶110人貧困人口“一戶一策”精準脫貧計劃、89戶419人已脫貧人口“一戶一策”鞏固提升計劃進一步完善的基礎上,重點抓好各項政策和到戶項目的落實工作,做到因戶因人施策,在脫貧路上決不能讓一個人掉隊。”

  貧困只屬于過去,扶貧的路還很長,在扶貧的路上,我們不能落下一個貧困家庭,丟下一個貧困群眾。讓我們為“第一書記”喝彩,像他們一樣,以真抓的實勁、敢抓的狠勁、善抓的巧勁、常抓的韌勁,不放松、不停頓、不懈怠,扎扎實實把脫貧攻堅推向前進,從根本上促進貧困戶持續增收、穩定脫貧。

 
(天水在線編輯:陶靜)
攝影相關圖片
三月的天水,玉蘭花開正艷(圖) 天水伏羲廟春祭精彩紛呈(圖) 天水自古出女神,有詩為證(圖) 天水白娃娃燁冉(圖) 天水的年是一場全民狂歡!(圖) 這樣的天水年,是否如你所愿!(圖 自由路的玉蘭已經含苞待放(圖) 戊戌年春祭伏羲之送神儀式(圖) 為濃濃的秦州年點贊(組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