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縣作協一行6人在縣文聯主席麻占成同志的帶領下,與縣文聯所屬攝影家、美術家協會會員在秦亭鎮全莊村、麥池村開展了調研、采訪、采風活動。
此次文藝采風活動以“脫貧攻堅、圓夢小康”為主題,以入戶走訪、深入田間地頭采訪、座談、采風、調研為主要形式,以反映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全貌為主線,重點聚焦精準扶貧工作中的亮點和典型人物、典型事跡,發揮作協人才庫資源,進行文學創作,助力精準扶貧。
秦亭鎮地處清水縣東部,秦人先祖非子牧馬有功封邑于“秦亭”,秦亭鎮由此得名,素有“甘肅東大門”之稱。近年來,秦亭鎮全莊村、麥池村在省市縣各方的共同努力和精誠合作下,立足實際,扎實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現已取得階段性成果。特別是村基礎設施建設日新月異,扶貧產業發展迅速,村民的思想意識逐步得到轉變。
采風期間,各會員先后深入麥池村架豆王種植示范基地、放養雞養殖基地、蜜蜂養殖基地、天津河北區幫扶的“易地搬遷”建設基地、全莊村中藥材種植地、中蜂養殖體驗園開展采風、采訪、調研活動。
在麥池村入戶走訪時一位左上肢殘疾村民說:國家的精準扶貧政策好,我因左手臂傷殘無法外出打工、耕種等,生活十分困難,因精準扶貧各項富民產業將土地流轉給村合作社后,每年從中得到收益分紅,生活越來越好,女兒也上大學。在談及富民產業時,他激動地講到對架豆、蕎麥等種植作物的深加工問題,不僅見解獨到,而且闡述深刻。在麥池村,這樣的村民很多,隨著精準扶貧的深化推進,村民在思想,行為行動上有了明顯變化,逐漸出現科學建村、藝術設村、文化立村、產業富村的好景象。
在全莊村的中蜂養殖基地采風時,村民告訴我們:全莊村是全縣最偏遠、最落后的林緣區深度貧困村,一直以來以傳統粗放的牲畜養殖和小麥、馬鈴薯、大麻等種植為主要收入來源。全村現轄5個自然村,總人口103戶478人,建檔立卡51戶252人,現有精準扶貧戶31戶173人。特別自2017年9月份以來,全莊村緊抓扶貧力量向深度貧困村傾斜機遇,在省市縣各方的大力支持下,確立了“發展牛、蜜蜂養殖和中藥材種植、創新發展鄉村旅游的三大扎根性產業,努力把全莊村打造成全縣鄉村旅游示范村”的發展思路。經過各方的努力,全莊村黃牛、中蜂養殖、中藥材種植現已初具規模,鄉村旅游已進入籌備實施期。(趙義軍供稿)
(天水在線編輯:陶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