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筆者走近清水縣郭川鎮石咀村一戶院落時,只聽院內不時傳來“啪啪啪”的拍打聲。進院一看,只見七八人正在拍打高粱稈加工笤帚,一個笤帚制造車間呈現在眼前。原來這是郭川鎮石咀村鑫樂農業農民專業合作社扶貧車間加工點生產情景。
按照清水縣“就業扶貧”助推脫貧攻堅要求,清水縣人社局以技能培訓和扶貧車間為抓手,以農村“三變”改革為契機,擴寬思路,勇于探索,全面分析和掌握縣域內各地區產業特點和優勢,因地制宜,取長補短,目前已成立7家扶貧車間。今年以來,分別成立了白駝鎮耕天下中藥材、小雜糧種植基地,郭川鎮鑫樂農業農民專業合作社笤帚加工車間,松樹鎮天森林藥業科技種植有限公司中藥材種植基地,金集鎮宏昊花椒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金集鎮富民草編農民專業合作社,隴東鎮益萬家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白沙鎮民興農民專業合作社。至此,該縣扶貧車間已輻射到18個鄉鎮260個行政村,已成“星火燎原”之勢。
夏清太是郭川鎮石咀村建檔立卡貧困戶,已75歲高齡。作為扶貧車間的一員,他主要負責指導笤帚的加工和質量的檢測!耙惶熳疃嗫梢宰50余把笤帚,五六十塊錢很輕松就拿到了,也不耽誤做家務。家門口打工掙錢,脫貧那就快得很!”夏老高興地說。
貧困戶宋艷紅正在一旁專注地學習扎笤帚技術!拔乙蚕胫鴣砀尚┗,貼補一下家用。我身體差得很,不能出去,要是能學會這一點本事,家門口就能掙錢。”宋艷紅對未來充滿憧憬。

“設立扶貧車間的目的,就是讓不方便進工廠的貧困村民在家門口就業。這種亦工亦農的用工形式,深受留守婦女、老年人歡迎!鼻逅h人社局工作人員介紹說。(天水日報通訊員秦青)
(天水在線編輯:陶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