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迎接首屆“中國農民豐收節”,農民日報社牽頭組織開展了2018年“中國農民豐收節”100個鄉村文化活動推選工作。日前,活動辦公室選出150個特色鄉村文化活動作為“2018年‘中國農民豐收節’100個鄉村文化活動”的候選名單,并予以公示,甘肅省共有4個文化活動入圍,其中就有清水縣!

位于軒轅故里的清水縣白駝鎮,是一個歷史文化悠久的文化名鎮。民國時期,原地名叫白駝石,距現白駝鎮兩公里處,此處有一座大山,大山中腰有兩塊大白石頭,自然形成,紋路如一頭白駱駝馱水,既生動逼真又真實規模,因此被祖輩們把村鎮稱為白駝石。解放后,白駝鎮成為了清水縣數一數二的農業大鎮,加之歷史文化厚重,五十年代開始,每年七月十五在白駝鎮舉辦“謝茬會”(茬,口語料,指小麥等農作物一茬又一茬),聘請西北五省有名的秦腔戲班演出助興。在一年一度的“謝茬會”上,聘請來的戲班演員會扮上福祿壽三星和天官感謝神靈庇護,祈求來年風調雨順,五谷豐登。晚上,開始農耕文化展演活動,活動分為三個篇章。第一篇章:農具的制作,重現鐮刀、斧頭、?頭和鐵锨等農具的制作過程,展示鐵制農具的制作工藝,用藝術的手段再現制作流程;第二篇章:耕作播種展演,展演內容以農業生產的耕作、播種和犁地為主體,套上耕牛、拉上犁等農具,展示耕作播種場景;第三篇章:打種碾場展演。展演內容以農業生產的收割、打場、碾場、揚場和磨面為主體,充分利用道具鐮刀、連肩、木掀、木叉和碾盤等農具,展示大豐收場景。農耕文化展演結束后,村民們點起篝火,載歌載舞,婦女們端來剛出鍋的洋芋、玉米,大家邊吃邊跳,共慶豐年。白駝鎮的農耕文化遺產展演(謝茬會)舉辦60多年來,經久不衰,廣為流傳,已經成為了當地人精神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