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18年,是我國改革開放40周年。為進一步全方位、多層次反映改革開放40年來清水縣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黨的建設以及脫貧攻堅等各方面取得的輝煌成就,為打好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營造良好的氛圍。開設【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專欄,通過宣傳改革開放40周年全縣變化成就,全面反映在黨的領導下清水人民生活發生的大變化,進一步激發全縣上下打贏脫貧戰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信心、決心。
【慶祝改革開放四十年】
清水縣民主法制領域改革工作綜述

惟其艱難,才更顯勇毅;惟其篤行,才彌足珍貴。過去五年,清水縣民主法制領域改革專項領導小組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九大精神以及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中央、省、市、縣委全面深化改革決策部署,聚焦健全完善人大工作機制、推進協商民主建設、提升統戰工作水平、推動民族宗教事務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這一目標,堅持問題導向,注重精準發力,不斷完善體制機制,狠抓督察落實,民主法制領域改革呈現各方聯動、全面發力、多點突破、縱深推進的良好態勢,為全縣民主法制建設提供了強大動力和制度保障。

強化人大監督 規范權力運行
在全面深化改革中,清水縣人大積極探索民主議事、民情懇談、社區聽證、社區評議等對話協商機制,健全村務監督委員會制度,深化了村級民主監督和村務公開;不斷加強和改進代表工作,推進了“人大代表之家”建設,全縣18個鄉鎮均已創建了“人大代表之家”,并在全縣范圍內創建了21個“人大代表工作站”,為人大代表在閉會期間發揮作用搭建了平臺。探索完善了人大工作機制,制定出臺了《中共清水縣委關于加強和改進人大工作的意見》;修改完善了《清水縣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討論重大事項的規定》,五年來,共討論決定重大事項50余項,進一步健全了人大監督機制,加強了對人代會和常委會決定、決議執行情況以及代表意見建議辦理情況的監督檢查力度,及時將辦理情況向代表通報,并逐步在新聞媒體上公開,實現了人大監督的公開化、民主化。修改完善了《清水縣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規范性文件備案審查實施辦法》,明確了審查范圍,主動向市人大常委會報送備案縣人大常委會作出的決定、決議28件;并對縣政府和各鄉鎮報送備案的145份決議、決定、規章等依法進行了審查,確保了規范性文件的合法性。

構建制度體系 深化協商民主
人民政協是我國政治生活中發揚社會主義民主的重要形式。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縣政協致力于推動實現廣泛有效的人民民主,不斷推進理論創新、制度創新、工作創新,有效組織各黨派、各團體、各民族、各階層、社會各界人士參政議政。制定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加強政協工作推進政協協商民主建設的意見》《關于加強社會主義協商民主建設的實施辦法》《關于加強政黨協商的實施辦法》《清水縣2018年度政黨協商計劃》《政協清水縣委員會半年協商議政會工作規則》;修訂完善了《政協委員履行職責管理辦法》;建立了“半年一協商”機制。五年來,召開了12次專題協商會、1次人事協商座談會,開展專題調研27次,辦理提案695個上報建議案32個,推動構建了程序合理、環節完整的協商民主體系,協商民主建設不斷推進。

夯實基層基礎 彰顯統一戰線新作為
近年來,全縣統戰系統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把服務全面深化改革作為統一戰線工作的重中之重,積極落實民主法制領域各項改革任務。制定出臺了《中共清水縣委關于進一步加強新形勢下統一戰線工作的實施意見》,健全和完善了民主監督機制,全面推動了黨外代表人士隊伍建設,成立了統一戰線工作領導小組,完善了統戰工作領導機制和工作體制,為我縣統戰工作的開展提供了政治保障、組織保障和法制保障。在各鄉鎮黨委設立了統戰委員,明確由鄉鎮黨委副書記兼任,夯實了鄉鎮統戰工作基礎,加強了基層統戰工作力量。積極籌備成立清水縣黨外知識分子聯誼會,制定出臺了《清水縣黨外知識分子聯誼會籌備成立工作方案》和《清水縣黨外知識分子聯誼會工作章程》,成立了黨外知識分子聯誼會籌備成立工作領導小組,對全縣黨外知識分子進行了全面摸底,商有關部門確定了黨外知識分子聯誼會會員1135人,計劃于2018年8月底完成知聯會的成立。瞄準健全完善體制機制,制定出臺了《關于進一步做好新形勢下民族工作的實施意見》《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市民族工作的實施意見》《清水縣伊斯蘭教教職人員培養辦法》《清水縣民族團結進步創建規劃綱要(2016-2020年)》《關于加強新形勢下宗教工作的實施意見》,推進了民族宗教事務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天水在線編輯:馬文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