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18年,是我國改革開放40周年。為進一步全方位、多層次反映改革開放40年來清水縣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黨的建設以及脫貧攻堅等各方面取得的輝煌成就,為打好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營造良好的氛圍。開設【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專欄,通過宣傳改革開放40周年全縣變化成就,全面反映在黨的領導下清水人民生活發生的大變化,進一步激發全縣上下打贏脫貧戰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信心、決心。
【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
巾幗心向黨 建功新時代
——清水縣婦聯改革開放40周年特別是十八大以來工作綜述
40年風雨兼程 , 40年滄桑歲月。改革開放40年來,清水縣經濟社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發展中的清水也給婦女兒童事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環境條件,全縣婦女事業發展取得了巨大變化和成就,婦女組織由“一枝獨秀”到枝繁葉茂,婦聯組織一屆接著一屆干,由“一個人”變成 “一群人”,她們積極發揮黨聯系群眾橋梁紐帶作用,始終堅持為婦女兒童辦實事好事,為黨和政府治國理政打下堅實基礎,給全縣廣大婦女群眾和家庭帶來更多獲得感和幸福感。
黨的十八大以來,在縣委、政府及上級婦聯的領導下,全縣各級婦聯組織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緊緊圍繞全縣經濟社會發展大局,堅持服務大局、服務婦女、服務基層,堅持解放思想、改革創新、科學務實,在團結婦女群眾參與小康社會建設、依法維護婦女兒童權益、提高婦女整體素質、加強婦聯自身建設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為全縣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做出了積極貢獻。
高度重視,婦女兒童發展環境得到新優化
全縣各級黨委政府高度重視婦女兒童工作,認真貫徹男女平等基本國策,不斷加強對婦女兒童工作的領導,形成了“黨委領導、政府支持、婦聯協調、各方參與”的婦女兒童工作新格局。縣委、縣政府先后出臺了《清水縣婦女兒童發展規劃(2011-2020年)》、《清水縣婦聯改革工作實施方案》、《清水縣加強婦幼健康服務實施方案》等一系列惠及婦女兒童的政策性文件,加大了婦女兒童工作經費投入,有力地促進了婦女事業與經濟社會同步發展。社會各界積極為婦女兒童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有力改善了婦女兒童發展的社會環境。全面實施《清水縣婦女兒童發展規劃》,婦女參與決策和管理的機會不斷增加,全縣各級女代表、女委員、各民主黨派女成員履行職責,建言獻策,認真參與民主監督和管理,熱心服務基層婦女兒童;各層次女干部比例穩步增長,女性進村、社區“兩委”比例達到100%;婦女兒童受教育環境進一步優化,婦女健康狀況得到進一步改善,婦幼衛生事業發展迅速,宮頸癌、乳腺癌納入重特大疾病救助范圍,生育保險納入社會保險統籌,婦女兒童發展環境進一步優化。
立足發展,帶領婦女在經濟建設中作出新貢獻
不斷深化拓展“雙學雙比”、“巾幗建功”活動載體,在47個縣直機關婦委會和13個“兩新”組織婦委會中積極開展巾幗文明崗、巾幗建功標兵“雙爭”活動。創建省、市、縣巾幗文明崗10個、省、市縣級三八紅旗集體10個,三八紅旗手10名,巾幗文明崗6個、巾幗建功標兵22名。認真實施婦女創業就業促進行動和巾幗脫貧行動,從政策、資金、信息、技術等方面為婦女創業就業發展提供有力支持,促進婦女創業發展。為全縣4200多名城鄉婦女發放貸款1.5億元,帶動2萬名婦女創業就業,累計爭取中央財政貼息資金2200多萬元,向省內外培訓輸轉“隴原妹”534名,輻射和帶動一大批貧困婦女在家政領域長期就業,穩定增收。全縣共創建各類“婦字號”巾幗示范村20個、示范基地40處、示范戶100戶、致富帶頭人272名。培樹勞務經紀人6名、創建“隴原妹”勞務輸轉示范基地和巾幗家政服務示范基地各1個。舉辦各類實用技能培訓班198期,培訓婦女1.4萬人(次)。培訓家政服務員630名,培訓“隴原巧手”1000名,培訓大齡女童300名;開展了女性健康、婚姻家庭、道德講堂、法律流動講堂、母親講堂等,引導廣大女性開創事業,提升家庭綜合素質。
宣傳教育,引領婦女在文明建設中展現新作為
在婦女中開展向時代楷模和身邊好人學習活動,深入開展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宣傳教育活動,利用“三八”婦女節等重要節點,舉辦先進人物事跡報告會、知識競賽、演講比賽、工藝品大賽、法律流動講堂、婦女創業就業現場會等活動22場次,引導廣大婦女聽黨話、跟黨走,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想信念。深化“五好文明家庭”內涵,開展尋找“最美家庭”、“五好文明家庭”、“平安家庭”、“學習型家庭”、“十佳賢惠媳婦”、“美麗庭院”、創建、評選、表彰活動,引導廣大家庭成員遵守社會公德、堅守職業道德、弘揚家庭美德、陶冶個人品德,為實現“中國夢”積蓄正能量。推選出各類“最美家庭”356戶,表彰“十佳賢惠媳婦”50名。積極籌辦節會手工藝作品展。組建巾幗志愿者服務隊35個,志愿者628名,在城鄉社區開展各類巾幗志愿服務活動20場(次)。創新工作方式方法,發揮“聯”字優勢,構建“互聯網+婦聯”線上線下共促并進的工作新格局,推進“網上婦女之家”建設,開通縣婦聯微信公眾號,組建了網絡宣傳隊伍,初步形成了縣、鄉(鎮)、村(社區)三級聯動的信息工作網絡。“清水婦女之聲”、“清水婦女之家”微信公眾號同步發布信息504條,閱讀量超過8萬人次,有效發揮了網上陣地凝聚婦女人心、傳遞巾幗能量的作用。
健全網絡,維護婦女兒童合法權益取得新進展
利用“三八”婦女維權周、“6.26”禁毒日、“12.4”法制宣傳日,大力開展“建設法治中國·巾幗在行動”等群眾性法制宣傳教育系列活動,積極開展“關愛兒童、反對拐賣”、“反家暴”、“遠離毒品珍愛生命”、“家庭拒絕邪教”等主題教育活動,持續開展《婦女法》、《婚姻法》、《反家暴法》等普法宣傳教育活動。結合農村土地確權登記工作,主動加強宣傳引導,確保婦女權益得到有效維護。創新婦聯維權通道,建立了婦女維權中心、法律援助中心,鄉鎮婦女維權站、村(社區)婦女維權崗創建率達到了70%。開通了“12338”婦女維權公益服務熱線,在縣法院建立了婦女維權合議庭。成立了清水縣婚姻家庭糾紛人民調解委員會,形成了功能完備、服務便捷的社會化維權網絡。接待來信來訪158件。開展普法宣傳教育活動10場次。表彰“平安家庭”18戶。鄉鎮創建“留守婦女陽光家園”18個。在蘇州建立“‘隴原妹’勞務輸出姐妹維權驛站”。
關愛社會,服務婦女兒童民生取得新成效
兒童成長環境不斷優化。結合“六一”兒童節等重要節日,積極組織開展慰問關愛活動,累計捐贈學習用品價值12.6 萬元。創建21所留守兒童之家和2所流動兒童之家,開展“愛心媽媽”結對農村留守兒童,積極開展“四個一”關愛活動,社會各界婦女結對農村留守兒童4066名。積極實施項目,為婦女兒童辦實事解難事。開展了“兩癌”救助、“消貧”行動、“母親健康快車”、“音樂之聲助學行動”等活動,實施了“留守流動兒童之家”建設、“留守婦女陽光家園”、“百事基金“母親水窖·飲水安全”合作項目,落實項目資金120萬元,捐款捐物86萬元,救助留守兒童568名。為全縣6023名0-3歲兒童購買了“愛心營養包”,為 44名“兩癌”患病婦女爭取求助金35.8萬元,為西關小學14名貧困留守兒童發放助學金1.68萬元。多方聯系為20名唇腭裂患兒免費開展手術治療。
改革創新,婦聯組織自身建設邁出新步伐
全縣265個村、社區“婦女之家”實現了全覆蓋,47個機關事業單位和13個“兩新”組織組建了婦委會。全面完成婦聯基層婦聯改革,265個行政村(社區)全部實現了“會改聯”,鄉鎮婦聯工作經費和村(社區)婦聯主席報酬納入縣級財政預算,建立了專職、兼職、掛職相結合的干部隊伍,構筑起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婦聯組織網格和專兼職婦女工作隊伍,夯實了基層婦聯組織基礎。舉辦婦聯干部培訓班12期,培訓鄉鎮、村婦聯、縣直機關婦委會干部680人(次),扎實開展“兩學一做”等學習教育和婦聯干部“下基層、訪婦情、辦實事”活動,傾聽婦女群眾心聲,關注婦女群眾需求,解決婦女群眾難題,錘煉了干部作風,提升了工作能力,形成了人心思進、群策群力、干事創業的良好工作氛圍。
近年來,縣婦聯先后榮獲全國婦女輿論宣傳工作先進集體、全省先進婦聯組織、全省婦聯系統創先爭優活動先進集體、全市婦女兒童工作先進集體、全市婦女創業就業工作先進單位、全市家庭文明建設工作先進單位、全縣精神文明建設先進單位等榮譽稱號。
今后,全縣各級婦聯組織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牢牢把握婦聯組織的政治性、先進性、群眾性,不斷開創新時代婦女和婦聯工作的新局面,在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中,彰顯“半邊天”的作用,為建設幸福美好新清水貢獻巾幗力量。
(天水在線編輯:陶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