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8月底,贠武軍同志受組織選派從天水日報社到清水縣山門鎮高橋村擔任精準扶貧第一書記兼工作隊長。履職以來,他不斷加強自身建設,嚴守紀律,扎實工作,團結村“兩委”委會一班人,克難奮進,高橋村的社會經濟建設有了明顯發展。
調查研究,理清思路
贠武軍同志從駐村的第一天起,他把熟悉情況、摸清家底作為開展工作的第一步,登門入戶走訪,摸實情,與村民拉家常,交朋友,聽群眾說真話、實話,甚至是氣話、惱話。為盡快取得黨員群眾信任、理解和支持,他和村兩委班子一起印發了“便民服務聯系卡”給村民,方便群眾聯系,他視村民為親人,把村民的事當成自己的事。他走組竄戶詳細了解了高橋村的自然環境、組織建設、經濟發展、文化教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計劃生育等方方面面的情況。并在此基礎上理清自己作為第一書記的工作思路,即緊緊圍繞發展高橋村經濟建設這一中心,強化班子建設、基礎建設、文化建設、民生建設,有效實施結對幫扶計劃,幫助貧困戶脫貧。
統一思想,規范工作
高橋村位于山門鎮東南部,地處國營林區,基礎薄弱。贠武軍同志上任后,他立即投身村務工作。報到當天,他組織村干部召開動員會,統一村干部思想,樹立村干部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信心,和村干部一起討論脫貧致富發展難題,確定發展目標,以先急后緩的原則干成幾件實事,贏得群眾的信任,激發村民全面創業的熱情。他特別注意工作方法,講求工作實效。工作積極主動,認真負責,勇于擔當,很快進入了角色。作為第一書記,他能正確處理指導與領導的關系,解決了“處得好”的問題,真正做到了盡責不越位,傾力辦實事,著力謀長遠。他注重加強制度建設,指導健全了村里的各項規章制度,強化黨員的教育管理,完善村兩委會議事規則和決策程序,推進村務、黨務公開,使村各項工作進展迅速。
傾情奉獻,扶貧濟困
高橋村地處林區,信息相對閉塞。贠武軍同志剛去時,發現只有移動信號而沒有聯通和電信信號,他積極向天水市聯通公司反應。僅僅過了一個多月,聯通和電信公司聯合在高橋村建起了一個小型的信號塔,使三大通訊公司的信號都可以在高橋村接收到。現在,3大通訊運營商信號已在高橋村實現全面覆蓋。

在高橋村,“嫁女娶媳”的思想還很嚴重。村民張萬海的女兒今年參加高考,被西北師范大學知行學院錄取。然而,張萬海卻不想叫女兒去上。在當地,嫁女兒,男方要掏“彩禮錢”28萬,有了這28萬,兒子娶媳婦不用愁了。了解到這種情況,贠武軍同志立即向社領導匯報,并與副社長項頂一起,到張萬海家里進行了耐心說服教育。贠武軍同志從自己工資中拿出1000元給張萬海作為孩子的上學路費。同時,贠武軍同志還積極與民政局聯系,解決了孩子的助學貸款問題,圓了孩子的大學夢。
去年4月,村民張建榮的孫女得了急性腸胃炎,在省城蘭州蘭醫兒童醫院就診。由于沒有湊足醫療費用,面臨停藥治療。贠武軍同志得知后,積極與在蘭州的同學聯系,通過熟知的人與醫院曹副院長溝通,最后提出了一方面由患者家屬等各方面盡快籌錢支付醫療費用,一方面醫院不能停止治療的解決方案,使孩子得到了及時治療;今年,他又開著車帶著貧困戶村民閆碎銀,在天水市第三人民醫院去做檢查,鑒定殘困級別.....他常常說的一句話是:“群眾之事無小事,何況是建檔立卡貧困戶。”這3年來,每逢春節、端午節或者重陽節,贠武軍同志都會“提點”幫扶責任人去看望貧困戶,為高橋村的貧困戶送去面粉、食用油、大米等慰問品。他常常給同事笑呵呵地解釋說,走親串戶,總要給親戚帶點小禮物吧。
克難攻堅,改善民生
高橋村的扶貧工作,量大面寬,89戶貧困戶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夜變富。贠武軍同志認為,扶貧先扶智,要提高農民的文化水平,改變農村陋習和農民落后思維,引導村民文明向上;其次,要改善基礎設施,優化生產生活環境;第三,要因地制宜,因人制宜,發展特色養殖業和種植業,切實增加村民收入。
近年來國家的扶貧政策,使高橋村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凝聚著幫扶工作隊的心血汗水和添磚加瓦。贠武軍同志作為工作隊長、第一書記,常常帶領工作隊員和村組干部,走村串戶進行幫扶政策宣傳,積極解決所發現的問題,同時了解村民對扶貧工作的意見和建議。
“工欲善其工,必先利其器”。贠武軍同志的辦公所在地村委會大院年久失修,他還爭取報社出資2萬元進行了整修;為村委會贈送價值6000元的電腦及打印機一套辦公用品。

走訪農戶期間,贠武軍同志看到有個別村民家門前的水泥小路 殘破,他看在眼里記在心里。他又與天翔水泥公司聯系,提供20噸水泥作為高橋村村路建設......
增強服務意識、恪守為民之責,贠武軍同志用真心、真情、實干的工作激情抒寫著一個共產黨員的人生詩篇。他說,只要農村、農民需要,他都會義無反顧去工作、去奉獻。“說一百件事,不如干成一件事”,滴水成冰,才能成就脫貧致富的偉大事業。贠武軍同志也用實際行動踐行著這一理想信念。
(天水在線編輯: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