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不僅在于經濟發展的速度,繁華建筑的高度,更在于群眾感受幸福的溫度。而這種溫度,來自志愿者的真情傳遞、大愛奉獻……他們用一次次服務、一樁樁善舉,踐行著志愿精神,像陽光一樣溫暖人心,如火炬般照亮他人,用一個個充滿愛的“清水故事”,傳播著“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在創建全國文明城市過程中奉獻力量,讓志愿紅成為文明清水最溫暖的底色,讓志愿精神成為城市文明最厚重的涵養,凝聚起追求美好生活、建設美麗幸福美好新清水更加磅礴的前行力量。


行走在清水的大街小巷,總能看到一個個身穿“紅馬甲”的活躍身影:公交站前,他們伸出友愛之手攙扶老人上下車;交通路口,他們伸出文明之手進行交通勸導;社區家園,他們伸出友善之手指導小區治理……盡管職業、年齡、經歷各不相同,但他們有個共同的名字——志愿者。


時下,清水縣正在如火如荼創建全國文明城市,而這些傳遞溫暖、傳播感動的志愿者,就像夜空中閃亮的星,用愛點亮了整個城市的文明之光。3萬多注冊志愿者因愛相聚、把愛傳遞,“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愿精神在他們身上熠熠生輝、薪火相傳。他們,用一只只有力的援手、一顆顆無私的愛心,為這座城市增添著溫暖的顏色、譜寫著文明的樂章、迸發著強大的力量,為城市文明撐起了新高度、樹起了新標桿。

如今漫步清水大街小巷,城鄉面貌煥然一新,基礎設施日趨完善,環境衛生干凈整潔,交通秩序井然有序,城市景觀亮化提升……以“文明”為底色的城市和諧發展畫卷,正在清水大地上徐徐展開。
人人都是文明形象大使,事事關系文明城市建設。


掃落葉、清雜草、撿枯枝、倒垃圾……各單位、社區志愿服務隊前往所包路段、小區開展“文明城市大家創 志愿服務我先行”志愿服務活動,有人拿掃帚、有人拿鏟子、有人推垃圾桶,分工合作,對道路兩旁和樹坑里的垃圾、落葉、雜草、枯枝等進行了集中清運,真正做到變“口號”為“行動”,整治一處、清潔一處、靚麗一處,讓志愿服務精神如春風化雨般浸潤人們心田。

老師以身作則、學生積極參與,教師志愿者和學生志愿者深入包街區域、社區進行志愿活動。
將散落路邊的公共自行車擺放整齊、擦洗路邊的公益廣告牌、撿拾綠化帶里的有色垃圾、清理電線桿上的小廣告、打掃過街天橋……從課堂內到課堂外,變的是場所,不變的是一脈相承的志愿服務精神,他們不僅為文明城市創建添磚加瓦,更在青年學子心中埋下了志愿服務的種子。

各創建責任部門積極行動起來,廣泛參與進去,走上街頭、下沉路段,開展包街共建全國文明城市行動,大力整治“臟亂差”、著力建設“潔齊美”。
創城永遠在路上,志愿服務不停歇。這些包街共建單位的工作人員,既是督察員又是志愿者,在這場打造全域文明城市的“攻堅戰”中,他們擔當作為,以實際行動為城市文明“加分”,為文明創建“接力”。
從白天到夜晚,還有這樣一群志愿者,他們晝夜巡邏、守護平安,用特殊的方式守護著城市的文明和安寧。他們就是公安、交警志愿者巡邏隊。
每一位志愿者都是文明清水的點點星光,聚在一起,便匯集成文明清水的星河大海,鐫刻在城市文明的豐碑之上。

大型活動現場,志愿者微笑引路;扶貧攻堅一線,志愿者灑下汗水;大街小巷里,黨團員志愿服務隊在進行衛生清掃、文明交通引導和創城知識宣傳……伴隨著志愿服務的常態化,全縣志愿服務隊伍日益壯大,服務內容更加豐富,服務領域不斷拓展。生生不息的志愿服務,持續激發向上向善的力量,讓道德美景綿綿不絕、處處“花開”。

(天水在線編輯: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