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清水縣始終堅持以黨建為引領,創新 “支部進小區,共治暖民心”的黨建引領小區治理模式,推行“三議兩辦兩公開”議事機制,打造“小區議事廳、有事您說話”城市黨建品牌,形成了“黨政共治、群眾自治、厲行法治、強化德治、善于智治”的小區治理共同體。

聚焦“黨建+機制”,推行“三議兩辦兩公開”議事協商機制,下好共建共治“一盤棋”。清水縣永清鎮下轄4個社區115個小區,城區人口4.3萬人,外來流動人口7.4萬人。面對市域治理現代化創新和常態化疫情防控的工作實際,清水縣發揚“支部建在連上”的優良傳統,采取小區居民自薦、包抓單位推薦、業主委員會評薦、居民代表選舉“三薦一選”方式,在115個小區成立了小區黨支部、居民小組和業主委員會,切實健全了居民小區組織機構。積極推行小區黨員和業主提議,黨支部、居民小組和業主委員會審議,業主委員會或業主大會決議,物業公司承接辦理、行業部門協同辦理,問題公開、辦理結果公開的“三議兩辦兩公開”議事協商機制,凝聚各方力量,規范議事程序,有力解決了小區治理中領導無力、程序不公開、業主參與度低的難題。
清水縣城南社區飛天佳苑小區部分黨員和業主提出房屋房證面積與實際面積不符、售房部拖延返還押金、公共綠化面積開發商占用、小區大門與原設計不符的4個問題,已多次反映有關部門,但仍未解決。為此,小區黨支部及時組織居民小組、業主委員會成員、物業代表、居民代表進行了集體討論,現場形成了問題清單,并將問題清單及時轉交相關部門。小區包抓縣直單位縣委組織部、縣住房建設服務中心、小區物業及時召開問題辦理協調會,及時銜接開發商、核實具體情況、相互銜接配合,以最快的速度對業主提出的問題進行了解決,給廣大業主一個滿意的答卷。“三議兩辦兩公開”議事機制的推行,讓居民的事居民說,讓小區的事大家議,讓大家的事有人辦,建立起了互通互享、共商共議、群策群力的議事橋梁,提高了小區居民參與小區治理的積極性,增強了小區居民幸福感、歸屬感。

聚焦“黨建+平臺”,搭建“3+2+X”議事協商平臺,織密為民惠民“一張網”。按照“管理民主、群眾參與、市場運作、服務精細”的原則,由社區大黨委牽頭,整合各方工作力量,積極推行“3+2+X”小區管理工作聯席會議制度(3即小區黨組織、居民小組、業主委員會;2即物業公司、居民代表;×即反映事項涉及的主管部門),每個月第一個星期六定期召開,研究解決小區建設、管理運行、居民反饋的問題。按照“收集一核實一研究-交辦-反饋”五步走工作流程,形成問題處理閉環工作鏈條,充分調動小區居民群眾參與小區事務的積極性,堅持把優秀黨員骨干培養成為意見“領袖”,把具有黨員身份的優秀業委會主任、物業公司負責人、包抓單位負責人等培養成為社區兼職委員,把小區建成“人才智囊庫”,通過意見領袖、兼職委員為小區發聲代言,最大限度地調動居民小區群眾的智慧和力量。
清水縣清雅嘉苑小區有業主474戶,部分小區業主寵物隨地大小便、車輛亂停亂放問題較為突出。清水縣西關社區大力推行 “三議兩辦兩公開”議事機制,召開清雅嘉苑“3+2+X”小區管理工作聯席會議,吸納包抓小區的縣民政局黨組參與共同管理,在居民小區建設了廣泛宣傳體系,加強對業主規范化養寵的管理,實行寵物糞便無害化收集處理,并在單元樓布置公示牌,強化群眾素質教育;社區工作人員發現問題及時走訪宣傳,小區居民有了問題及時反饋,居民的煩心事有了解決的途徑,社區的管理工作也能夠更好開展。截至目前,全縣有62個小區通過“3+2+X”小區管理工作聯席會議解決了住戶反映的停車位少、車庫費用高、養寵污染環境的問題。“三議兩辦兩公開”議事機制的推行,一方面,讓社區“吹哨”作用得到充分發揮,實現了居民小區、社區、縣直相關職能部門黨組織之間的無縫銜接。另一方面,也讓社區黨組織與其他企事業單位黨組織關系不明確、工作聯系不緊密的難題得到有效破解,有效凝聚起了基層難題治理的強大合力。

聚焦“黨建+品牌”,建設“小區議事廳”議事協商品牌,走出共治共享“一條路”。清水縣利用轄區單位、街道社區、商務樓宇、商圈市場、社團組織、民間投建以及居民共享的黨性教育資源,建立了75個“社區-網格-鄰里”黨群服務站,打造75個標準化的“小區議事廳、有事您說話”議事場所。規范了“小區議事廳”的議事范圍、形式、規則、流程、制度等,推行小區管理考核評價工作機制,確保小事不出小區、大事不出社區、難事不出鄉鎮,建立各方愿議事、敢議事、善議事的“正循環”,探索線上收集問題及線上與線下同步協商議事的新途徑和新方式,增強群眾參與感、獲得感,打造開放、透明、智慧型小區,為老中青各類群體參與議事搭建辨臺,收到了凝心聚力的良好效果。
清水縣西江新城小區由于停車位緊張的原因,導致小區居民時常因搶占停車位發生矛盾。北城社區了解到小區居民這一煩心事后,在充分聽取群眾意見和建議的基礎上,針對小區目前存在的具體問題,通過連續多次召集各方代表到“小區議事廳”協商議事,形成了交辦任務清單。由縣住房建設服務中心牽頭,及時協調縣交警隊對小區常年無人管理的4輛僵尸車進行了清理整頓。由小區黨支部牽頭,與小區物業、業主委員會共同對小區院內車位進行統一劃線和編號,共劃定車位215個,實現平時最大停放325輛車的容量。根據全縣小區停車位管理辦法,制定了西江小區停車位管理辦法,全面入戶宣傳、登記核實車輛信息,共登記住戶車輛320輛,并對已繳納費用的250輛車牌號全部輸入門禁識別系統管理。通過“三議兩辦兩公開”議事機制的推行,有效解決了包抓小區單位黨組織參與社會治理不充分的問題,進一步夯實了小區“兩個組織”黨建引領小區治理的堅強基礎,切實把小區管理工作聯席會議作為維護社區穩定的預警點、社情民意的收集點、服務黨員的聯絡點、社區工作的延伸點、創先爭優的 示范點,為營造祥和的居住環境,構建溫馨和諧的新小區提供了有力保障。

清水縣“支部進小區,共治暖民心”的黨建引領小區治理模式 “三議兩辦兩公開”議事機制推行以來,實現了黨組織與小區樓宇、黨員干部和居民群眾的無縫對接,暢通了服務群眾的“神經末梢”,提升了群眾對黨組織的認同感和對黨員的認可度。通過“3+2+X”小區管理聯席會議的推廣,進一步聚合社會治理力量下沉到小區樓宇,進一步推動文明城市創建、智慧小區建設、人口普查、治安維護等各項任務落實落細。2020年以來,共解決小區供水、供氣、供電、供暖、綠化、硬化、亮化、停車、垃圾投放、清運分類、樓頂漏水、設施維修等民生問題21類231項,小區物業公司承接辦理189項,小區黨組織、居民小組、業主委員和行業部門協同辦理43項,一大批群眾的煩心事、操心事得到了有效解決。
(天水在線編輯: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