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清水縣利用優越的生態環境、豐富的中藥材資源,以溫泉景區建設為契機,把康養旅游產業作為縣域經濟的主導產業全力推進,精心打造休閑旅游、避暑度假、森林體驗和中醫藥康養等健康養生旅游產品,建設一批康養旅游產業示范項目,擦亮軒轅故里大美清水品牌。

文旅康養產業如何謀篇布局?清水縣提出“醫養融合,壯大養老服務產業,打造獨具特色的大健康產業體系。”的思路,推動文化旅游、康養等產業深度融合,擦亮“軒轅故里—祖脈文化”、“ 溫泉之鄉—湯浴文化”、“非子封邑—先秦文化”、“宋金墓群—宋金文化”、“清山秀水—生態文化”五大文化品牌,建設大美清水、健康清水。


清水依托人文資源,以軒轅文化為統領,提取并整合軒轅文化、湯浴文化、民俗文化等要素,集合優勢產業,打造多元文化融合的產業集群,建設軒轅故里、充國故里、軒轅文化之鄉、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中國溫泉之鄉五大品牌為一體的軒轅故里歷史文化名城。依托牛頭河流域多彩的自然風光、深厚的文化底蘊以及豐富的民俗風情,打造小泉峽迎賓畫廊,邽山生態園、花舞北山公園、百里紫丁香花廊、縣城北山千畝薰衣草基地等各類花海,牛頭河十里風情線,清泉林海,三皇谷省級森林公園,軒轅谷等節點景區,將人文生態融為一體,形成親山近水、養生怡人的文化旅游綜合體。精心打造尋根祭祖游、生態養生游、尋奇探險游、民俗宗教游、農業觀光游和休閑度假游6條精品旅游線路,逐步形成集文化體驗、文創產品、購物娛樂、主題樂園、戶外運動、康養休閑、鄉村旅游全域旅游新格局。


推動文體深度融合,在體育賽事中更多地融入清水文化旅游的元素,通過景區旅游與體育項目互動,創新構建起了‘體育+文化+旅游’的全新運作模式,走出了一條“體育旅游與生態旅游融合發展、體育產業與旅游經濟相互促進”的良性發展道路,推動了清水體育事業和文化旅游產業互動融合發展。在2018年、2019年中國體育文化博覽會、中國體育旅游博覽會上,清水縣連續兩年被評為中國體育旅游目的地城市。通過農旅互動、文旅互動,文體融合,傾力打造一批賞花、休閑、度假為一體的田園文化綜合體。大力開發森林觀光、休閑度假、農事體驗、溫泉養生、生態養生、中醫藥養生、膳食養生等休閑康養旅游產品,培育發展滑雪、賽馬、攀巖、游泳、射箭、登山、垂釣、山地自行車等休閑旅游項目,讓清水文化活化為旅游產品,讓厚重文化能愉悅表達、絲路文明有現代載體、



建成一批生態、業態、文態、形態兼備,以文化和旅游產業為支撐的鄉村振興示范村,推動鄉村旅游從對資源的簡單利用到綜合利用與深度開發過渡,從單一休閑型向集文化、風景、娛樂、養生、養老等為一體的復合型轉變,實現城鄉文化旅游資源優勢互補,協調全面綜合發展,使鄉村旅游真正成為清水文化旅游產業換檔提速的新引擎。鼓勵社會資本及各類經濟實體投資,開發登山攀巖、自駕游營地、大型果園、養殖基地、山地自行車基地等戶外旅游新業態產品。

今后,清水縣挖掘利用優勢資源,充分彰顯特色,豐富休閑娛樂、城市廣場等新業態,推動全域旅游發展。整合“花舞北山”“邽山生態園”資源,打造“北山生態公園”,開發建設溫泉大景區、“香怡南塬”田園綜合體,聚力改善縣城周邊環境,拉動縣城旅游消費。積極與省公航旅集團對接,謀劃建設直升機停機坪,發展直升機低空飛行旅游項目。依托溫泉資源,把開發休閑康養項目與大健康產業結合起來,以休閑康養產業促進旅游產業發展。大力推進半夏、連翹等道地藥材深加工,通過延長產業鏈,提升效益鏈。積極推動醫養融合發展,探索推行“候鳥養老”模式,發展壯大養老服務產業,打造獨具特色的大健康產業體系。

現如今,清水縣正以“健康清水,康養勝地”為主題,圍繞避暑度假、觀光旅游、森林體驗、醫藥養生等為一體的目標,積極構建以“康”為主體、“養”為特色、“游”為紐帶的多業態互補康養旅游產業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