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建設,事關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保障,是實現城市戰略定位的重要支撐,是增強人民群眾幸福感、獲得感的重要途徑,是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舉措。近年來,清水縣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一門心思干好加快清水發展、造福清水人民的光輝事業,縣醫院遷建、縣八中、充國小學、縣四幼、城區供水工程、花舞北山園、生態清水園、軒轅湖公園、全民健身公園、東西部供熱站、老年養護院、殘疾人托養中心等重點民生工程相繼建成,清水成為名副其實的幸福之城。

“用先進理念引領城市建設,以更高的標準、更嚴的要求、更先進的理念建設好城市、管理好城市、經營好城市,提高城市檔次品質,提升市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清水縣委書記馬越垠在更高的層次謀劃布局城市建。

清水縣經十五路是全縣首個采用PC生態石材料鋪設人行道的示范項目,與自然石材相比更環保,性價比更高。景觀綠化采用微地形處理,組團式種植,石頭與小喬木、灌木的藝術組合,整體呈現出現代中式的市政景觀藝術,是全縣檔次最高的城市道路,為全縣城區景觀綠化樹立了新的標桿。
今年,清水縣將城市綠化作為提升城市品位的重點,拆墻透綠、垂直掛綠,破硬植綠、見縫插綠、拆危還綠……一場植綠、護綠的綠化行動在清水全面展開。

清水縣自然資源局將“園林化”理念引用到機關辦公場所,在單位院子用微地形的方式種植造型各異的黑松和紅楓,微地形表面全部覆蓋綠化草坪,四周用鵝暖石鋪設流暢圖案,同時率先開展拆墻透綠工程,栽植藤本月季,“景觀化”、“園林化”的門戶形象初步突顯。單位職工紛紛感嘆:“住進了園林式單位,緩解了工作壓力,愉悅了身心健康。”
今年,清水縣立足精致公園城市的定位,做足“山”“水”文章,建設森林城市、園林城市,人在景中,景在城中,一幅曼妙的山水畫卷在小城清水徐徐展開。

全民建身公園是繼軒轅廣場、軒轅湖之后又一處群眾休閑、鍛煉、健身的絕佳場所。藍格茵茵的天,清格凌凌的水,牛頭河從健身公園和軒轅大道中間川流而過,整座北山倒影水中,宛如水彩畫卷,引來無數人打卡觀光。夏日的夜晚,微風習習,亮化燈璀璨,坐在虹橋上,褪去一天的疲勞,靜靜欣賞這座美麗城市,幸福感瞬間爆棚。塑膠跑道上、健身器材上、運動場地上、爬山步道上,到處都是熱愛運動的人,即使大汗淋漓,也樂此不疲,全民健康的意識深入人心。

半城山水一城綠,三季花香四季春。從清水的“西大門”紅堡鎮開車駛入縣城,長3.5公里的花舞北山美麗景觀帶就會映入眼簾,“車在景中行,人在畫中游”的意境倍感真切,同時又充滿神秘感,帶給游客無限遐想,讓人們有一種全面探究城市模樣、逐步揭開神秘面紗的沖動。盛夏時節,馬鞭草、薰衣草、萬壽菊、藤本月季爭相吐艷,游人如織,站在觀景臺上遠眺縣城,一座正在奮進崛起的精致公園城市躍然呈現。
“要樹立經營城市的理念,突出抓好城市特色化打造和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兩個關鍵’,加快推進產城融合發展。”清水縣委書記馬越垠說。

正在施工建設易德廣場,是清水縣堅持新發展理念、更新城市規劃、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實現縣城規模和功能提檔升級的又一重大舉措。易德廣場是集商業、住宅為一體的都市綜合體,配套電子商務、餐飲娛樂、旅游接待、商務辦公等高端服務產業,建成后將滿足顧客逛街購物、吃飯聚餐、休閑娛樂、潮流體驗一站式、全方位的需求。為清水商業注入新活力,開啟清水人民城市生活消費新體驗。

“十四五”時期,清水縣將堅持“東西延伸,南北拓展,產城融合,城市更新,功能完善”的發展思路,打造以軒轅廣場、充國廣場、火車站廣場、北山生態公園、香怡南塬田園綜合體為主體的縣城五大板塊,形成建城區宜居宜業、北山觀光旅游、南山現代農業的城市發展空間布局。圍繞建設森林城市、園林城市、海綿城市、智慧城市目標,做好綠化美化亮化,打好“山、水、樹、花”組合拳,著力打造半城山水一城綠的精品園林城市。
(天水在線編輯;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