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八月,正是花椒成熟、采摘的大忙時節。來到王河鎮吉山村,青紅花椒滿坡遍野,一串串鮮紅飽滿的花椒綴滿枝頭,椒香撲鼻而來,一千畝花椒進入成熟期,當地群眾正在忙著采摘。

近年來,“花椒”讓王河鎮農民鼓起了“錢袋子”,實現了增收和生態效益共贏。“今年的大紅袍花椒,品質非常高,大多都是一粒上有3到5瓣的精品'梅花椒',外殼硬脆,椒香濃郁,麻味悠長,肯定能賣個好價錢。”三實合作社負責人郝曉奎喜滋滋地說。
據了解,王河鎮采取“支部+合作社+農戶”方式,以三實種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為依托,建成吉山村為主的花椒園1080畝,帶動周邊農戶180多戶。合作社提供專業技術,解決銷售渠道,周邊村民在“家門口”實現就業,走向富裕路。“我已經摘了5天了,按斤計費,一斤3塊5,每天能掙一百塊左右,地方近還能回家吃飯。”正在地里采摘的周大姐告訴記者。

傍晚時分,采摘花椒的村民們陸陸續續來到合作社,將一天的勞動成果交到郝大叔手里。“每天來稱椒的有100多人,有的能摘四五十斤,有的三十多斤,一天大概能摘回來3000多斤花椒。”

三實合作社投資建設花椒深加工生產線,通過花椒烘干、篩選、分級、包裝、倉儲、銷售等,延長產業鏈,提高花椒的附加值,實現群眾從單一種植到干椒包裝銷售的突破。

郝曉奎說,“吉山村海拔1890米,種出來的梅花椒品質非常好。今年花椒收成之后,將為椒農增加收入。下一步,合作社將在栽植管護技術上下功夫,爭取進一步提高花椒畝產量和花椒品質。”
(天水在線編輯: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