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清水縣落實“四個不摘”要求,繼續實施財政涉農資金整合試點政策,保持整合資金規模穩定增長。資金投向優先保障健全防止返貧監測幫扶機制及鞏固“兩不愁三保障”成果,發展壯大脫貧村優勢特色產業,促進產業提質增效、脫貧人口就業增收,不斷改善農村基礎設施條件,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推動鄉村建設良好開局。
一、資金投入只增不減,涉農資金應整盡整
根據國務院和省、市關于支持脫貧縣開展統籌整合使用財政涉農資金的實施意見精神,對中央、省、市、縣納入整合范圍的涉農資金應整盡整,共計整合8個部門涉農資金33593.44萬元,較比2020年28748.43萬元增長4845.01萬元,增長率16%,其中:中央17804.7萬元,省級12247.17萬元,市級902.16萬元,縣級2639.41萬元,全面保障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資金需求。

(光伏發電項目)

(郭川鎮千畝飼草玉米種植示范點)
二、項目安排突出重點,特色產業優勢明顯
根據全縣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和鄉村振興的需要,將整合資金用于農業生產、畜牧生產、水利發展、高標準農田建設、村組道路建設及鄉村建設示范行動等方面,其中農業生產發展項目53個17868.05萬元,占比53.19%,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項目11個15725.39萬元,占比46.81%。
在產業項目的安排上重點突出,安排到戶產業項目13個6308.47萬元,確保已脫貧人口鞏固脫貧成果和增加收入;安排現代絲路寒旱農業優勢特色產業三年倍增計劃行動項目1479.51萬元、安排新型經營主體培育項目9個725.42萬元、安排農產品冷鏈倉儲項目4個577萬元、安排村集體經濟項目10 個500萬元、安排標準化養殖基地建設項目3個1349.42萬元,配套安排產業基礎設施項目7個5143.25萬元,各類項目的安排進一步完善了全縣特色產業發展體系,促進了產業鏈條的轉型升級。

(清水縣菊花產業示范基地)

(食用菌種植產業基地)

(山門鎮高橋河流域養殖示范基地)

(豐望鄉冷鏈物流中心)
在基礎設施項目上,圍繞村級水、電、路、網改造等安排鄉村建設項目6103萬元,圍繞“村容美、庭院美、田園美、產業美、鄉風美”目標要求,實施省級鄉村建設示范村10個,市縣鄉村建設示范村29個,全面補齊村級基礎設施短板。
三、突出制度建設,靠實項目主體責任
根據《甘肅省統籌整合財政涉農資金管理辦法》(甘財農[2021]3號),制定了清水縣統籌整合財政涉農資金管理實施細則(試行)》。通過制度建設,不斷靠實項目主體責,加強資金項目規范運作,全面提升資金使用效益。各項目主管單位不斷規范項目實施規劃、立項、實施、驗收報賬各環節程序,落實財政、審計、紀檢監察部門對資金管理、審計、檢查的職責,共同管好用好財政涉農整合資金。同時,做好形成資產的后續管理,明晰權責歸屬,確保資產增值保值,不斷提升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和服務鄉村振興的能力。
四、嚴控項目規劃實施,確保整合資金效益發揮
一是嚴守規劃關口,嚴格按照項目計劃實施項目,所有申報的項目都必須經過規劃論證,由有資質的單位或行業部門出具可行性報告或初步設計,保證了項目計劃、規劃的嚴肅性和申報質量。重視項目庫建設,定期動態管理。進一步規范了涉農項目管理,提升了資金使用效益。二是嚴把項目實施程序,實行分工負責制、招標投標制、工程監理制、業務培訓制、現場監督制、縣級督查制,多種手段并用確保項目實施質量,確保資金效益長久發揮。
(天水在線編輯: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