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水縣“十四五”第一批新能源項目
暨2022年配農網示范縣工程集中開工

12月13日上午,清水縣“十四五”第一批新能源項目暨2022年配農網示范縣工程集中開工,這既是清水縣認真貫徹落實市、縣黨代會精神的具體行動,也是清水縣大力培育新型能源產業,提升農村地區供電保障能力的重大舉措,標志著清水縣新能源產業發展及農網建設開啟了新征程、步入了快車道,必將為優化縣域經濟結構,提高農村電網抗風險能力,建設“隴東南清潔能源一體化發展示范區”產生十分重要而深遠的意義。
中國長江三峽集團有限公司甘肅分公司籌備組副總經理羅毅、席前偉,國家電力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甘肅分公司副總經理劉金明,國網天水供電公司總經理李曉怡、副總經理雒樹麟,中國三峽新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甘肅分公司總經理汪淵,清水綠動新能源有限公司總經理甄世宏以及清水縣委書記馬越垠,縣委副書記、縣長李菊霞,縣人大常委會主任周偉東,縣政協主席丁旺喜等縣四大組織在家領導出席開工儀式。

馬越垠宣布“清水縣‘十四五’第一批新能源項目暨2022年配農網示范縣工程集中開工”。
近年來,清水縣依托光熱和風力資源豐富的區位優勢,搶抓國家能源局定點幫扶歷史機遇,先后投資7.2億元建成102.4兆瓦光伏發電站、投資4.4億元建成60兆瓦風力發電站,實施330千伏輸變電工程等一批電網建設項目,切實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全方位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李菊霞在講話中指出,發展“能儲一體”清潔能源產業,是清水縣認真踐行綠色發展理念,貫徹落實國家“雙碳”戰略,立足“一地兩區”發展定位,構建生態綠色產業體系的必然選擇;也是建設安全可靠、經濟高效、環境友好的農村電網設施是新時代提升“三農”發展質效的現實需要。希望三峽新能源清水發電公司、清水綠動新能源公司、天辰集團以強烈的責任擔當,加強自身管理,優化施工組織,切實把項目建設成為踐行“三新一高”發展要求的標桿工程,加快新能源綜合開發利用的示范工程,深化地企合作、實現共贏發展的樣板工程。全縣各級各部門要全力協作配合,強化要素保障,提升服務效能,及時解決工程建設過程中的困難問題,為項目順利建成投產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縣委常委、副縣長宋賢雄主持開工儀式)

縣委常委、副縣長宋賢雄主持開工儀式;副縣長郭冠亞介紹了清水縣“十四五”第一批新能源項目暨2022年配農網示范縣工程項目情況 ,各項目建設單位負責人分別作了表態發言。

據了解,清水縣“十四五”第一批新能源項目暨2022年配農網示范縣工程涉及黃門100兆瓦農光儲一體電站、黃門100兆瓦風儲一體電站、清水縣2022年配農網示范縣工程3個項目,總投資11.04億元。清水縣黃門100兆瓦農光儲一體電站項目由中國三峽新能源(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甘肅分公司所屬的三峽新能源清水發電公司投資建設,是目前天水市論證建設裝機規模最大的農光儲一體電站,總投資3.69億元,以4條35千伏集電線路接入新建110千伏升壓站,以8公里110千伏線路送至黃門330千伏綿諸變電站,建成投運后,25年運行期年發電量1.24億千瓦時、年收益3784.30萬元,每年可減排二氧化碳9.09萬噸。

清水縣黃門100兆瓦風儲一體電站項目由國家電投集團甘肅分公司全資子公司清水綠動新能源有限公司投資建設,是該公司繼黃門下成30兆瓦光伏扶貧電站之后在清水縣投資建設的第二個新能源項目,也是繼白駝60兆瓦風電之后清水縣第二個風電項目。場址涉及黃門、白駝兩鎮,建設內容包括單機3.0兆瓦風電機組33臺、110千伏升壓站1座及匯集線路和送出工程等。計劃分兩期建設,并網投運后,理論年發電量1.81億千瓦時,設計年限20年總發電量36.16億千瓦時,20年總收益10.73億元,每年可減排二氧化碳18.03萬噸。

清水縣2022年配農網示范縣工程總投資1.75億元,共分10個批次39個項目包438個單體工程,涉及全縣18鄉鎮326個自然村19055戶用戶。新建(改造)10千伏線路265.91公里,0.4千伏線路269.58公里,配變臺區246臺32943千伏安,戶表16734戶,計劃于2022年9月30日完工。項目的實施將進一步改善電網供電能力,提升供電可靠型和安全性,更好服務全縣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天水在線編輯: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