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鄉村要振興,產業是關鍵。近年來,清水縣以發展特色產業為重要抓手,充分挖掘資源稟賦,因地制宜發展黑頭羊養殖產業,積極擴展農業增值空間和功能價值,延長產業鏈,壯大村集體經濟,點燃鄉村振興發展引擎。
隆冬時節,新年將至,羊肉消費已經迎來了旺季。走進松樹鎮時家村,一處建在半山腰的羊舍內,黑頭白身的羊群正等待“羊倌” 時念祥給它們投喂飼料,看著壯實的黑頭羊,時念祥的喜悅之情溢于言表。
2019年,為拓寬村民致富增收渠道,國家能源局決定投資建設黑頭羊養殖基地。經過多方考察,發現時家村生態環境優美、地理位置優越,黑頭羊養殖前景十分廣闊。為了提高羊肉品質,從剛開始養羊時,村上便采取集中飼養的模式,通過一邊摸索一邊學習,慢慢地總結出了自己的一套養羊技術,黑頭羊的數量成倍數增長,現有存欄量280余只。由于黑頭羊吃的是農民自己種植加工的草料,無污染,且不易生病,時家村所養殖的黑頭羊品質極高,一只羊可賣到1000元左右。

“我們時家村的黑頭羊養殖基地是國家能源局幫扶建設的,建設羊舍共投資118萬元。今年,羊的銷售還是比較喜人,賣了165頭,收入了10多萬元。同時,我還雇了3個村民在這里務工,一人一月有穩定收入1200元,羊舍一年的純收入也有6萬元左右。我們現在也是剛起步,以后我相信會越來越好!睍r家村村委會主任時念祥說。
今年,松樹鎮圍繞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立足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聚焦六大產業板塊建設,強化擔當作為,大力發揚“鐵人”精神,全面啟動“大干三個月,決勝三萬畝”農業產業化建設攻堅行動,細化到村到地塊的產業種植庫、到戶到人的勞力資源庫、到基地到產業的技術保障庫,計劃春季全面完成7100畝萬壽菊、8000畝蠶豆、2500畝金銀花以及飼草玉米、馬鈴薯、小雜糧種植任務。加快推進鄉村振興示范村、精品村、達標村建設,用心用力辦好教育、醫療、養老等民生實事,推動基礎設施向農村延伸、公共服務向農村拓展,社會事業向農村覆蓋,實現產業興、生態美、村莊強、農民富,全面打造美麗宜人、業興人和的社會主義新農村。
“松樹鎮堅持以黨的建設為引領,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突破,以產業建設為抓手,高質量、高標準完成了3000畝萬壽菊種植任務,發展金銀花后續管理5000畝,培育核桃,花椒等優勢產業,有力地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彼蓸滏傸h委書記王文成說。

2022年,清水縣將按照全產業鏈發展模式,推動特色農業產業及其加工業發展,促進“六大特色產業板塊”創新融通,全面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深入實施現代絲路寒旱農業優勢特色產業三年倍增行動,夯實農業生產基礎,有效保障糧食安全。用好五年過渡期政策,著力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持續優化產業布局,加快構建現代農業“三大體系”。圍繞一二三產融合發展,狠抓萬壽菊、金銀花、沙棘等農特產品的深加工,加快建設全省特色農業產業及農產品加工基地。(圖文/清水融媒記者 劉嘉 馬堯)
(天水在線編輯: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