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遠門鎮黨委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共產黨員先鋒模范作用,立足鎮情實際,圍繞搭平臺、組隊伍,拓展黨建+模式,全面提升工作水平,積極構建鎮域發展新格局。
黨建+民族團結,全面譜寫民族融合發展新格局。遠門鎮是一個回漢群居的生態古鎮,近年來,鎮黨委始終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民族團結“三個離不開”“五個認同”重要論述為抓手,舉旗定向促繁榮,凝心聚力謀發展。2021年村“兩委”換屆時,在回族同胞聚居集中的遠門村,選用年輕優秀的回族婦女同志在村擔任黨群服務中心專職文書、在村擔任婦聯主席職務。
遠門村黨群服務中心馬娟娟說:“習近平總書記在出席中央民族工作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時強調,‘加強和完善黨的全面領導,是做好新時代黨的民族工作的根本政治保證’。國家的民族政策真的很好,我們要像石榴籽那樣緊緊抱在一起,團結在黨中央周圍,聽黨話,感黨恩,敢擔當,永遠跟黨走,努力把我們的家鄉建設的更加美好!”
黨建+平安建設,全面提升基層治理水平現代化。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按照“黨政動手,依靠群眾,預防糾紛,化解矛盾,維護穩定,促進發展”的原則,鎮級按“三室一廳一平臺”完成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村級綜治中心建成12處,監控點位安裝114個,組建由65人組成的四級網格隊伍一支,組建由36人組成的專職群防群治隊伍一支,按照平安建設“十有十無”工作法,推行平安創建“十抓”措施,依托矛盾糾紛聯調、社會治安聯防、應急工作聯勤、突出問題聯治、基層平安聯創、流動人口聯管的“六聯”模式,在全域范圍內充分發揮其整合社會治理資源、創新社會治理方式的作用,全面為平安鄉鎮、平安交通、平安村、平安家庭創建,各類矛盾糾紛排查化解,防范涉黑涉惡長效機制建設注入新鮮血液。
黨建+議事協商,全面推進基層議事模式便捷化。嚴格按照縣政協業務指導,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有事好商量,眾人的事情由眾人商量”的重要指示精神,加強政治引領,廣泛凝聚共識,在鎮域范圍內選定四個村作為試點,以協商民主推進基層社會治理,為黨和政府聯系服務群眾搭建了新平臺,作為政協協商向基層延伸有效途徑,為政協委員下沉履職開辟了新路徑。立足鎮情村情民情實際,利用黨員說事+、群眾庭院會等形式把收集議題與協商議事同步推進,通過黨組織交、群眾提、網絡征等渠道,年初至今,累計收集議題20余件,確定議題11余件,內容涉及小城鎮管理、道路交通、產業結構調整、人居環境等方面,及時把民聲民愿裝進“對話框”,為不同群體的利益訴求提供了專門協商議事渠道和有效平臺,進一步推進政協協商議事向基層延伸黨建+鄉村振興,全面開啟抓振興促發展新格局。一直以來,鎮黨委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嚴格按照習近平總書記“要以實施鄉村建設行動為抓手,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宜業宜居美麗鄉村”重要論述,狠抓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五大振興。

黨建+產業振興,夯實產業根基。作為基礎新產業,近年來,遠門鎮黨委沿遠門、后溝、單魏、夜明、廟臺流域發展蘋果產業9000畝,沿鐵爐、新石、王付、趙渠流域發展花椒產業5000畝,目前全鎮果園面積人均占有量2.15畝,全鎮黨社聯建合作社全覆蓋,培育上養牛在百頭以上的養殖專業合作社兩個,固定資產在百萬以上的種養合作社一個。
黨建+人才振興,培育新型農民。在鎮村干部、幫扶工作隊(組)層面,通過“三提五講一解決”、“面對面擂臺問政”、堅持“干實督好”工作法抓“崗位練兵、比武爭先”活動等方式解決干部能力不足、方法不多、措施不力的短板弱項,全面提高履職能力。在村組戶群眾層面,以黨員示范帶動為主,全面抓好以培育有文化、懂經營、會管理、有致富產業為目的“四有”新型農民為主,歷時近九年先后開展電焊工4期121人次,隴原巧手11期613人次,果樹工13期786人次,牛肉拉面、駕駛員、電子技術應用、保安、建筑工、農村創業致富帶頭人等各種培訓76人次。
(天水在線編輯: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