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輕挑慢捻針線穿梭,巧手織物技藝精湛。這樣的畫面常常出現在鄉村婦女手中,她們用一雙巧手為家中添置枕巾、鞋墊、拖鞋等生活用品。為將編織這項技能變為帶動婦女致富創業的實用技術,土門鎮積極銜接,與天水“媧鄉巧娘”文化發展公司達成冬奧同款“絨”耀之花訂單合作意向。近日,由土門婦聯牽頭舉辦巧手編制課堂,培訓“絨”耀之花編織技藝。

在手工編制課堂上,手法熟練的梁山村婦聯主席、“絨”耀之花技術骨干張小艷向60多名從事手工編織意向的青年婦女講解了“絨”耀之花的鉤編技術要領。通過現場講解、經驗互動、交流學習和實操,參訓婦女對編織絨花產生了濃厚興趣,并將編織技術帶到各村,將在家賦閑婦女培訓成編織能手。
梁山村婦聯主席張小艷說,“我們村婦女在閑暇之余經常編織鞋墊、拖鞋等物品,但都是自己用,沒有用編織物增加家庭收入的想法。這次,與天水“媧鄉巧娘”文化發展公司簽訂訂單,鎮上組織了婦女培訓,婦女積極性特別高,這段時間每晚都在加班趕訂單,每天收入能達到60-100元,既解決了在家婦女就業問題,也增加了家庭收入,我們一定會帶動周邊婦女,把這個產業長期做下去。”

據了解,土門鎮將結合農村婦女實際情況,因地制宜,整合資源,開展創業就業培訓,形成“1+N”師傅帶徒培養模式,幫助更多婦女掌握手工編織技術居家就業,拓展手工編織品種類,創新編織手法,形成“產銷一體”產業鏈,打造土門鎮“巧手編織”品牌,努力形成“政府主導,企業引進,全民參與”的產業模式,讓廣大婦女在家門口創業增收,用巧手助力鄉村振興。
土門鎮鎮長杜彥奎告訴記者,“我們采用政府+公司+巧手的模式,制作榮耀之花手工藝品,每支賺取手工費8-10元。執行統一標準、統一培訓、統一加工、統一回收、統一銷售‘五統一’的管理模式,形成了培訓、生產、銷售為一體的‘居家經濟’產業鏈。”

土門鎮的婦女們用一雙巧手,在穿針引線之中,走上了致富道路,“繡”出了美好。今后,土門鎮將采取一巧帶多巧的方式,以梁山村現有 50名“巧娘”團隊為核心,帶動培訓全鎮500名婦女從事榮耀之花編織業。帶動更多農村婦女創業創新、就近就業,讓穩定增收的“帶富之花”綻放在田間炕頭,綻放在建設幸福美好新清水的新征程上。(圖文|清水融媒記者 馬輝 周書羽)
(來源:清水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