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手談落實·學習貫徹省第十四次黨代會精神】
專訪清水縣遠門鎮黨委書記 文慧仁

省第十四次黨代會是在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關鍵節點、喜迎黨的二十大的歷史時刻召開的一次極為重要的會議。會議圍繞加快建設幸福美好新甘肅、不斷開創富民興隴新局面的奮斗目標,吹響了推動構建“一核三帶”區域發展格局和深入實施“四強”行動的沖鋒號,為我們推動各項工作提供了行動指南和根本遵循。
遠門鎮把全面完整準確學習領會貫徹省第十四次黨代會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的一項重要政治任務和頭等大事,堅持原原本本學、聯系實際學、全面系統學,努力把學習成果轉化為精神動力,在譜新篇、開新局中彰顯遠門擔當,展現遠門作為。
俗話說的好,“一分部署九分落實”。下一步,我們將緊緊圍繞省十四次黨代會確定的新目標、新要求,結合全縣構建“一地兩區”奮斗定位和“六大特色產業板塊”的目標任務,篤定前行,埋頭苦干,以干在實處、走在前列的精神狀態和奮勇爭先的干事熱情,具體抓好以下三個方面的工作:
一是聚焦產業發展,激發內生動力。 在現有產業的基礎上,因地制宜構建“一村一品”產業布局,以點帶面推動特色產業發展。大力支持和發展以單魏、夜明為主的10000畝優質蘋果園,鐵爐梁1000畝花椒園,新石、遠門等村的養殖業。重點抓好萬壽菊、金銀花、蠶豆、飼草玉米全產業鏈建設工作,緊緊圍繞農業產業高質量發展“1+5”方案,高標準推進3200畝萬壽菊、300畝金銀花、7000畝蠶豆、7000畝飼草玉米等重點項目建設。以打造特色農業全產業鏈為重點,不斷壯大新型經營主體和村集體經濟發展,完善利益聯結機制,規范提升農民專業合作社運營能力,大力推行訂單農業,完善產品“產銷貯”體系,加快提升農產品深加工水平,多渠道增加群眾收入,實現產業多樣化發展新格局。
二是聚焦項目建設,夯實發展基礎。按照高起點謀劃、高標準建設的原則,緊扣產業發展、公共服務、人居環境、基礎設施建設等重點,下大力氣補足短板需求。緊緊圍繞“14+6+5”建設標準,堅持“硬件”“軟件”一起抓,充分調動干部群眾參與鄉村建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突出具有本土特色和鄉土氣息的鄉村風貌,將單魏村集中打造為以產業集群為主的達標村,把安業村打造為以鄉鎮副中心村為主的精品村。實施單魏、夜明、劉寨陰山3個自然村巷道硬化18000平方米,實施安業河林峽段水毀河堤維修工程589米。鞏固提升省級衛生鄉鎮成果,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拆除空心院落和危舊房100座,改廁75座,配備“三筐一桶”600套,大力開展鎮域環境風貌整治提升行動,爭當鄉村振興排頭兵。
三是聚焦民生福祉,織牢保障網絡。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常態化開展防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做到及時發現,快速響應,動態清零。扎實推進特殊困難群體關愛行動,通過靠實監護人責任、開展系列志愿服務活動 、添置生活必須品,切實解決困難群眾實際困難,做到把實事辦好、把好事辦實,贏得群眾的歡迎和認可。
(來源:清水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