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日的驕陽熱情似火,秦亭鎮劉峽村食用菌標準化生產示范基地的木耳大棚格外惹眼,覆著黑色遮陽網的吊帶大棚內,整齊的垂掛著一排排白色的木耳菌棒,菌棒上的木耳像極了無數個黑色的小耳朵,你挨著我,我擠著你,忙的采摘工人硬是摘不過來。
隔著吊帶大棚坐落的是一座座晾曬棚,采摘好的木耳統一在這里晾干,然后打包、銷售。

該木耳種植項目占地56畝,總投資312萬元,建有標準化木耳吊帶大棚50座,每座200平米,木耳晾曬大棚50座,每座120平米,配套水、電、路、辦公房、庫房、噴灌等設施。
該項目采用“黨支部+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由黨建引領合作社運營,引進天水紅崖河菌業種植有限公司負責技術支撐,吸納2戶黨員種植示范戶,棚內可吊掛木耳菌棒65萬棒,預計年產出木耳10萬斤,年產值360萬元,可提供就業崗位50余個,每人每月收益可達3000余元,每年增加村集體經濟18萬元以上。目前,采摘的13個大棚,已生產干木耳6000斤,收入24萬元。

下一步,秦亭鎮劉峽村將積極鼓勵更多群眾發展木耳種植產業,結合戶內實際情況選擇“棚掛”或“地擺”模式,打造秦亭特色黑木耳,借助品牌優勢解決銷售難題,讓柔軟可愛的“小木耳”真正成為助力鄉村振興、致富增收的全產業鏈。
(來源:清水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康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