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驕陽似火的八月,恰是花椒豐收的季節。沿著田間小路,走進清水縣隴東鎮謝溝村的花椒園,陣陣“麻”香沁人心脾,一簇簇花椒掛滿枝頭。椒農們在濃濃的椒香中,背著背簍、挎著籃子采摘花椒,臉上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我每天能采摘40多斤花椒,收入120元左右,收入比在外面打工還高一點,在家門口務工,還能照顧家里,特別滿意。”隴東鎮謝溝村村民謝牛兒說。
據了解,謝溝村因其獨特的地理位置和氣候條件,今年種植的千畝“大紅袍”花椒喜獲豐收。這里的花椒以粒大肉豐,色澤鮮艷,香味濃郁,麻辣純正,深受廣大消費者喜愛,小小的花椒成了鞏固脫貧成效的大產業。
“隴東鎮謝溝村今年種植花椒1100畝,其中掛果的有600畝,最高的畝產量能達到200斤,預計全村能產花椒2萬斤左右。按每斤40元的價格出售,全村能收入80萬元。花椒產業同時也帶動了群眾實現務工收入到18萬元。”隴東鎮謝溝村黨支部書記謝智紅說。

眼下正值清水縣青皮核桃的成長期,走進隴東鎮的核桃園,放眼望去,掛滿枝頭的累累核桃果在秋陽的照射下泛著翠綠色,三五顆一簇,長勢十分喜人。
“隴東鎮石李村核桃面積834畝,其中掛果面積715畝,畝產量1500斤以上,年產量300噸,產值達到30萬元左右。可帶動135戶群眾每年增收2500余元。”隴東鎮石李村黨支部書記田亞慧說。
今年,隴東鎮按照“核桃抓提升、花椒抓覆蓋、互補抓套種、養殖抓帶動、普遍抓勞務”的“4+1”產業發展模式,讓更多村民依靠產業致富,實現生態保護和產業發展有機結合。
據了解,中秋節前后,隴東鎮的薄皮核桃便可上市銷售了。

近年來,清水縣高質量打造了馬廟梁萬畝蘋果示范帶、朱灣梁萬畝核桃示范帶、高橋河養殖示范帶、白駝河流域千畝蔬菜示范帶、成寺梁代王梁萬畝中藥材示范帶,果品示范片帶上已新建干鮮果園1282畝,完成果園后續管理33.9萬畝,創建果園提質增效管理示范點36處2.85萬畝。朱灣梁萬畝核桃示范帶按照“產業定帶、帶上選村、村分等級、遞次推進”的思路,把以核桃為主導的產業點連線串帶,融入全縣片帶,促進農業產業實現規模化、標準化發展。
(來源:清水縣融媒體中心 轉載:康翠霞) |